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25日訊 青島的農居可以有多“帶感”?在北宅的涼泉理想村就能一探究竟。
觀海新聞記者在現場探訪看到,在涼泉村村口范圍的六七處房屋雖然仍處于改造階段,但初具雛形的外觀已相當驚艷,每座都各有特色,極富設計感。其中大多數完成了外部的改造,內部裝修仍未開展。不過,除了已經改造的幾座,村中絕大多數房屋仍處于閑置狀態,野草和牽牛花侵占了不少鄉間小道。
1958年,為解決市民的吃水困難,青島市政府決定建設嶗山水庫。位于庫區的涼泉村民進行了整村搬遷,搬到今天涼泉村的所在地。目前,大部分村民已再度遷移至涼泉新苑中的樓房。老村房屋因長期閑置破損嚴重,環境逐漸變得臟亂,成為名副其實的“空心村”。
這個村子依山而建,從村中遠眺,山景非常開闊。為發掘這一空心村的價值,2018年,嶗山區引入此前,嶗山區引入國內知名鄉村建設企業鄉伴文旅集團,社會資本注資1600萬元,以市場主導的方式實施整村改造,對涼泉社區從規劃設計、項目建設、產業導入到后期運營,打造生態綠色鄉村的北方典范。(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霍璟祎)
責任編輯:劉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