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圖片進入大賽專題,看青島手造視頻,上傳作品
讓傳統遇見創新,讓創意遇見美好,讓手造走進生活。
按照山東省委宣傳部等部門部署的“山東手造”推進工程的具體要求,為推動全市文化創意產業高質量發展,推進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由中共青島市委宣傳部指導,青島市文化和旅游局支持,青島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青島市總工會、青島日報報業集團主辦,青島市手工藝協會、觀海新聞、智慧青島、齊魯工惠承辦的青島首屆手造節·青島手造創新設計大賽啟動。
“青島首屆手造節·青島手造創新設計大賽”歡迎手造行業從業者、手造文化愛好者以及廣大熱愛創新、創造的社會各界力量踴躍參與,共同激發手造創新熱潮,促進手造產品與數字科技、智能制造、金融、新材料應用、新消費等深度融合,讓手造文化賦予這座城市一份新的人文內涵,讓手造產業為這座城市注入一股新的發展活力,讓青島這座品牌之都擦亮“青島手造”新品牌。
關于“青島手造”,聽聽大咖們怎么說。
本期我們采訪到的是市北區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于鏡龍,聽他講述對于青島手造以及手造文化產業的見解。
于鏡龍
市北區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

市北區目前有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37項,在“傳統技藝”門類中,既有萬和春排骨砂鍋制作工藝、陳氏鋦藝、九嶷派斫琴法、青島糖球制作技藝等省級非遺項目,又有手工花燈制作技藝、花生油古法初榨工藝、李文玲剪紙等市級非遺項目,同時還有木版年畫、藥香制作、青島繩編、核雕、面塑等區級手工藝非遺項目11項。
青島市手工藝協會坐落在市北區,擁有百余名傳統手工藝人,設有核雕、剪紙等多個藝委會,在市北區設有青島市手工藝博物館。同時,市北區還設有鋦工技藝博物館、傳統古琴制作等多個傳統手工藝非遺傳習基地,為我區較好地發展傳統手工藝打下了基礎。
此外,市北區注重現代新型文創產品的開發和文創從業者的培養。近年來,青啤博物館、一戰遺址博物館、道路交通博物館以及貝林自然博物館等文旅企業結合各自特色主題,深入研發文創產品,其中青啤博物館推出的泰迪聯名制品、啤酒花系列產品、青啤特色保溫杯等系列文創產品,深受市民游客的喜愛。同時,市北區注重對青年文創從業者的培養和宣傳。在2021青島國際時尚青年文化藝術節上,首次設立“青年文創家”征集板塊,從全市各類青年文創從業者中,遴選出10名優秀手作代表,對他們的創意產品進行了展示展銷和宣傳推介,幫助青年文創家們不斷成長。市北區圍繞“非遺在社區”主題,連續多年舉辦形式多樣的非遺大集30余場,經常性開展非遺進社區、非遺進校園、非遺進樓宇等特色活動,將糖球制作、木版年畫、手工花燈、手工面塑、手繡香包等傳統(非遺)手工制作文化進行宣傳推廣,讓群眾們近距離了解非遺、參與非遺、愛上非遺。
自去年市北區全面推進文化強區建設工作以來,市北區梳理優質歷史文化資源,樹立并重點打造了百年港口、百年海關、百年紡織、百年海云庵、百年里院、百年臺東、百年青啤、百年中車、百年臺柳路、百年館陶路市北區“十大文化IP”,圍繞這些市北區獨有的特色歷史文化元素,組織藝術家通過攝影、油畫等藝術化手段進行再創作,并以此聯合企業開發出文具、明信片、穿戴品等文創產品,得到廣泛歡迎。
市北區擁有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燦爛的紅色文化、悠久的民俗商貿文化、輝煌的工業文化以及獨具特色的建筑文化等,具有相當豐富的文創手造元素。例如,疫情之前每年一度的青島蘿卜元宵糖球會上,造型各異的蘿卜雕刻作品和爭奇斗艷的青島糖球制品,成為市民游客們喜愛搶購的商品。再比如,今年正月十五期間,市北區在臺東步行街舉辦的首屆手工花燈展活動,居民和團體熱情參與傳統花燈手工制作,提交作品300余件,活動展示期間引入了二十多家傳統非遺手工藝從業者展示自己的傳統手造作品,受到了廣大市民喜愛。
目前,市北區手造文化越來越得到企業、社會的關注和重視,但發展分布相對獨立、分散。許多景區、企業、商店開發特色文創產品的自主意識較強,但缺少系統化平臺集中組織引導、展示,無法形成創新的合力,很難產生爆款。傳統手造方面,在市北區的青島文化街、十五大街、中防文化城等載體較多,集聚的手工藝人也不少,但傳統(非遺)手工藝人更注重技藝的鉆研,缺乏產品營銷觀念,導致傳統手造業不溫不火、關注點不高。市北區注重和支持對于手造文化、產業的培育和發展,也希望廣大企業、群眾和從業者能夠圍繞市北區豐富的文化資源,發揮藝術視角和專業特長,開發出多種多樣具有市北特色和生命力、傳播力的優秀手造作品,與市北區文旅發展相互賦能,不斷提檔升級。
下一步,市北區進一步發揮好引領和平臺作用,更好地引導和帶動手造業不斷推陳出新、蓬勃發展,深挖市北獨有文旅資源,打造和發展地區特色手造文化。一是探討產業發展政策。結合市北產業發展現狀,研究和制定發展手造業的相關政策和激勵辦法,正確地引導社會手造業的健康發展,幫助各個企業和從業者樹立IP意識和產業化意識,營造手造業發展壯大的良好環境。二是積極搭建多種多樣平臺。通過學術討論、專題研究等形式,將各類優秀的文創企業、從業者以及相關產業鏈條資源匯聚一起,實現平臺上的互相學習借鑒、互相資源共享、互相合作發展良性發展態勢,共同推出市北區乃至青島市具有影響力、吸引力和說服力的大品牌、大IP、大手造。三是加大產業轉化力度。手造既是一種文化現象,更是一種產業方向,它的靈感創意來自于生活、高于生活,其產品就應該賦能于生活、歸于生活。市北區將借助省市平臺運營公司優勢,通過產業融通、加持發展的方式,逐步提升區內文化創意產業運營能力,幫助非遺手工藝者、藝術家們將創意作品“包裝”成適合時代消費需求的文創商品推向市場,讓文創能夠“變現”,從而推動文創手造的健康持續發展。四是拓寬宣傳媒體渠道。發揮好宣傳推介、展會節會等宣傳渠道的搭建,通過用活動來吸引流量,用平臺來積攢能量,政府、企業、手造者三方共同發力,擴大創意手造的知曉度、傳播力,讓更多更好的創意手造打出自己的“品牌”、形成自己的“系列”、樹立自己的“IP”。
掃碼或點擊了解更多大賽詳情
(智慧青島記者 趙振宇 王恬恬 張倩 通訊員 于敏 李梅)
責任編輯:岳文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