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圖片進入大賽專題,看青島手造視頻,上傳作品
讓傳統遇見創新,讓創意遇見美好,讓手造走進生活。
按照山東省委宣傳部等部門部署的“山東手造”推進工程的具體要求,為推動全市文化創意產業高質量發展,推進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由中共青島市委宣傳部指導,青島市文化和旅游局支持,青島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青島市總工會、青島日報報業集團主辦,青島市民間文藝家協會、青島市手工藝協會、觀海新聞、智慧青島、齊魯工惠承辦的青島首屆手造節·青島手造創新設計大賽啟動。
“青島首屆手造節·青島手造創新設計大賽”歡迎手造行業從業者、手造文化愛好者以及廣大熱愛創新、創造的社會各界力量踴躍參與,共同激發手造創新熱潮,促進手造產品與數字科技、智能制造、金融、新材料應用、新消費等深度融合,讓手造文化賦予這座城市一份新的人文內涵,讓手造產業為這座城市注入一股新的發展活力,讓青島這座品牌之都擦亮“青島手造”新品牌。
關于“青島手造”,聽聽大咖們怎么說。
本期我們采訪到的是青島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副院長、教授、碩士生導師;青島市手工藝協會秘書長朱宏軒,聽他講述對于青島手造以及手造文化產業的見解。
朱宏軒
青島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副院長、教授、碩士生導師;青島市手工藝協會秘書長;“寶鋼獎”全國優秀教師、山東省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產品設計國家級一流專業負責人。

在傳統文化的現代轉化過程中,手造設計的文化基因能發揮“思想動力源”的作用。“萬物之數括于三:初異中,中異終,終不異初。”即指文化的演進不是直線式的發展,而是呈現出螺旋狀的回復與重演。只有深入到傳統造物文化結構系統的深層,探尋中國造物設計的文化基因,才能真正認識設計文化內在運作的機制,對造物設計文化所呈現的面貌做出客觀而科學的理解。將“手造智慧”引入當代設計藝術,關注傳統手工藝,思考設計問題,尋找現代設計的可能性。
手造文化是一種精神價值和日常生活方式的載體。在手造設計文化研究過程中值得重視的視角是對工匠、手藝人個體和群體的關注,重點關注手造觀念與需求之間的互動關系,把民間造物智慧與地域文化、生活方式、社會認同、工藝態度及創作主體價值觀緊密結合起來進行研究。
通過系統化梳理,挖掘手造技藝中對于人類發展具有建設性意義的某些精神或因素。手造獨特的民間審美趣味以及人造物本身蘊含的溫度和靈性,都是現代工業化、批量生產的方式所難實現的,這就需要我們重新審視手造與人、觀念之間的關系,使設計回歸本質,提煉出現代設計可以借鑒的“工藝智慧和工匠精神”。

掃碼了解更多大賽詳情
(智慧青島記者 趙振宇 王恬恬 張倩 通訊員 李梅 于敏 李梓綺)
責任編輯:張慕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