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3月30日訊 春風如水,暖陽沁人,這本應是萊西最好的季節,可是,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往日的平靜,讓春天成了窗外的風景。疫情發生以來,萊西市科學技術協會迅速行動,主動堅守抗疫一線,特別是萊西市科協帶頭人張旭,更是主動扛起責任,當好表率,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哪里危險就到哪里去,她帶領安居小區疫情防控隊伍創出安居小區防控經驗。

不懼困難,哪里危險就到哪里去
安居小區臨近萊西七中,是萊西第一批被封控的小區,小區有40多棟樓,1773戶,4436人,防控壓力大,感染風險高。張旭不懼危險、不怕困難,堅定地擔負起安居小區疫情防控責任。起初,安居小區人員流動性大,存在信息摸排尤其是核酸采樣、人員隔離等信息摸排不徹底情況,嚴重影響全員檢測和信息掌握等工作開展,張旭便主動加入到小區3個網格群中,并帶領安居小區抗疫團隊,先后組建臨時網格員隊伍、小區志愿者消殺隊伍、建立微信工作平臺等,迅速解決了防范人手不夠、小區人員情況底子不清、群眾訴求掌握不及時等問題,塑造出過硬防范戰隊,創出安居小區疫情防控經驗。
小區疫情防控工作在迎接國務院、青島、萊西各級督導組檢查時,得到高度認可,《關于安居小區疫情防控工作開展情況的有效探索》被萊西市委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運行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推行,安居小區執勤點被評為青島防疫先鋒示范崗。

舍小家顧大家,夫妻齊心堅守一線
疫情發生后,大部分人居家防疫時,有些人卻回不了家,張旭就是其中一個。她顧不得家里兩個年幼的孩子,從3月5日到防控一線后近20天沒回過家。她的丈夫作為新聞人,也沖在疫情防控宣傳一線,傳遞戰“疫”正能量,不一樣的戰場,卻有著相同的責任。
一次在執勤點夫妻倆因工作相見,丈夫解俊一眼看出肥大防護服下的妻子更加消瘦,張旭也一眼看出丈夫的疲憊與擔憂,倆人沒有太多言語,只是心照不宣地告訴對方“我很好”,把對彼此的心疼與牽掛化作“注意安全”的簡短囑托,轉身又回到不同的崗位繼續忙碌。兩個孩子交給了家里老人,她們一個二年級需要上網課,一個才2歲多需要人照顧,老人不懂怎么上網課,就讓孩子去鄰居家上網課。孩子們想媽媽,特別是小女兒總是滿房間找媽媽,張旭不敢給孩子打電話,也沒有時間給她們打電話,因為她傾其所有精力,用在疫情防控工作上,對她來說,已經沒有白天黑夜的區別,餓了就啃口面包,困了就在車里瞇一會兒。她用堅守默默地踐行著“守土有責,守土盡責”,時刻留意著業主群信息,在群里傳播正能量,群眾有訴求,她第一時間幫忙協調解決,她的堅守在獲得各級肯定的同時,也收獲到安居小區居民滿滿的愛與祝福。

募集防疫物資,助力疫情防控
張旭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時不忘積極募集防疫物資。在她的感召下,一份份承載著滿滿愛心的物資抵達疫情防控一線,青島創博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價值25000元的殺菌消毒凝膠、民盟青島第四綜合總支價值14000元的抗菌噴霧定向捐給龍水社區;民盟青島市嶗山區第四總支通過萊西市委統戰部和民盟萊西支部將8000元善款捐送到萊西慈善總會,專項用于抗疫;創業黑馬集團捐贈100箱大碗面,30箱達利園小面包、沙琪瑪等小點心給一線執勤人員。還有很多的科技型企業、科普教育基地、科技工作者也紛紛加入到抗疫獻愛心行動中,共同筑守起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疫情防控線。
疫情防控和業務工作雙促進兩不誤
疫情耽誤的每一分時間讓平時都在爭分奪秒的張旭覺得心疼,因為其他地區不受疫情影響,別人還在趕路,疫情只打亂了自己的工作步伐。情況越是緊急,越需要保持戰略定力,要做到疫情防控和業務工作雙促進兩不誤,張旭因時因勢,迅速調整工作思路,期間召開3次萊西市科協全體機關干部視頻會議,部署相關工作。在她的帶動下,除了因疫情封控在家人員出不來,萊西市科協的其他干部職工都沖到了抗疫一線,執勤的間隙,工作人員不顧寒冷和勞累,線上指導企業做好規上企業研發費用歸集統計,做好高企火炬年報審核;組織申報山東省科技成果轉化中試示范基地、山東省海外高層次人才工作站、山東省海外工程師、科技部外國專家引進項目、科技部HJ計劃人才項目、山東省科技型企業科創板培育入庫、青島市科技惠民示范工程項目等;對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進行了摸底;策劃開展了“春‘萊’花開 戰疫有我”科普知識有獎答題活動、“春‘萊’花開 疫散心暖”樊登讀書免費聽科普活動,確保了工作力度不減、工作進度不斷、工作節奏不亂,科學精準穩慎有效推進各項專業工作。
每一粒熬過冬天的種子,都有一個關于春天的夢想。張旭在與逆行者并肩、與向上者同行的奮斗之中,更加堅定春天一定會到“萊”,抗疫最終的勝利一定屬于我們。(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李德銀 通訊員 王玉翠)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