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4月2日訊 城陽法院今天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該法院創建全國“為群眾辦實事示范法院”工作開展情況,發布“為群眾辦實事”十大典型案例及十大舉措。 據悉,城陽法院是全市基層法院首家率先啟動“為群眾辦實事示范法院”創建工作。

據介紹,城陽法院堅持以這一創建工作為總抓手謀劃部署全年重點工作,深入推進在加強政治建設、促進隊伍清明、增強為民服務、優化服務大局、全面提質增效、提升司法能力六個方面走在前列,努力解決人民群眾在“打官司”過程中的急難愁盼和難點痛點堵點問題,為打造灣區都市活力城陽貢獻司法力量。今年以來,共網上立案4012件,電子送達11212次,12368訴訟服務熱線解答群眾咨詢4178件,群眾滿意度100%。截止3月底,案件審執平均周期已縮短至38.95天,結案率為全市第一,其他多項核心指標位居全市前列。
城陽法院此次發布的2022 “為群眾辦實事”十大舉措 包括:一是牢牢抓緊執法辦案第一要務,繼續發揚吃苦耐勞精神,進一步深挖工作潛力,優化流程管理,提升審執質效,努力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安全感。二是依法從嚴懲治各類犯罪,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助力平安城陽建設,為全區經濟社會秩序穩定貢獻法治力量。三是緊盯人民群眾多元化司法需求,深入貫徹實施《民法典》,大力踐行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妥善解決群眾生活工作遇到的操心事、煩心事。四是加大執行力度,常態化開展涉民生案件專項執行行動,確保弱勢群體勝訴權益的實現。加強善意文明執行,加大司法救助力度,嚴格規范公正保障各方當事人權益。五是統籌推進防疫和辦案,加快打造“一站式”訴訟服務體系,為線上操作能力不足的群眾提供窗口指導、代辦服務,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六是優化訴源治理機制,加強矛盾糾紛前端化解,推動“無訟社區”建設,為群眾提供便利化司法服務。 七是打造“四型楓橋式法庭”,全面加強人民法庭基礎設施、人員配備、信息化建設水平,延伸司法服務,減少群眾訴累。八是出臺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18項重點舉措,構建企業涉法涉訴“綠色通道”,提高訴訟效率,降低企業解紛成本。九是積極開展法律“六進”活動,充分利用法治講堂、巡回審判、法院開放日、“菜單式”法律座談等形式,推動法治意識、法律知識深入人心。十是進一步增強司法工作的透明度,在法院微信公眾號上開辟“實辦實事”專欄,設置“代表委員直通車”“群眾意見建議、滿意度評價”等欄目,優化12368熱線服務,及時收取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群眾的意見建議,確保監督渠道通暢,民意溝通便捷。
該院還發布了“當日完成財產保全,高效保障工人權益——申請人徐某等472人與被申請人青島某橡膠公司勞動仲裁中的委托保全案”等10起典型案件。
據介紹,今年以來,該院深入開展“司法作風能力提升年”活動,倡樹“嚴、真、細、實、快”工作作風。院領導帶隊聯系服務區重大項目,已走訪重點企業及項目24處,解答法律咨詢39個,收集問題建議13條。近期面對疫情,該院組建2個批次60余人防疫工作隊,支援防疫工作,并優化訴訟服務,線下搭建老幼病殘特殊群體立案綠色通道,線上推行高效便捷網絡訴訟服務。
城陽法院黨組書記、院長肖政表示,將通過深入持續開展這一創建“為群眾辦實事示范法院”活動,充分發揮審判職能,公正司法、司法為民,精準對接群眾期待要求,讓訴訟更便民親民、司法更安民惠民。(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戴謙 通訊員 史瀟濛)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