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4月8日訊 今天,在青島市中心醫院血液內科,山東港口青島港董家口分公司職工王樂順利完成了第二次造血干細胞捐獻采集,成為青島市第132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也是我市第二位二次捐獻者。2021年4月12日,王樂在濟南完成第一次造血干細胞捐獻采集,成為青島市第103例、西海岸新區第20例非血緣關系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出生于1989年9月的王樂,是名退伍軍人,生活中是一個工作認真、樂觀向上、富有愛心的熱血青年。從2008年參加第一次無償獻血開始,獻血證伴隨著王樂走過了上學、畢業、入伍的青蔥歲月,在此期間他還兩次榮獲“優秀士兵”稱號。后來,他進入山東港口青島港工作,繼續參與無償獻血。截至目前,他共無償獻血8次,總獻血量3200毫升。

“這十幾萬分之一的幾率讓我中了,是非常幸運的一件事,一想到自己的舉手之勞或許就能救助一個生命、挽救一個家庭,心里就非常激動。”王樂告訴記者。去年接到捐獻通知的時候,王樂毫不猶豫同意捐獻,這次接到二次捐獻的通知時,他仍然義無反顧選擇捐獻。“救人救到底,我責無旁貸。一定要去完成這件事情,幫助患者恢復健康,這是一名志愿者應有的使命。希望那位素未謀面的患者能夠早日康復。”王樂說。

在昨日舉辦的青島市第132例造血干細胞捐獻儀式上,青島市中心醫院院長張春玲介紹,以往的采集都是在濟南進行,今年受疫情影響,捐獻者需要在青島當地采集造血干細胞及淋巴細胞。受中華骨髓庫山東分庫委托,醫院血液內科臨危受命,克服病房緊張、疫情期間人員緊張、患者及家屬需要嚴格管理等困難,將這項承載“生命希望”的采集任務承接下來。為確保醫院首例非血緣造血干細胞采集工作順利完成,青島市中心醫院血液內科為王樂提供全程全方位保障,實行一對一服務,專門準備了單人房間,安排了專人聯絡、專人采集、專人注射、專人護理。今天,王樂順利完成了第二次捐獻采集,隨后這份生命種子被送抵千里之外的陌生患者所在醫院,再次完成了生命的“速遞”。

近年來,西海岸新區紅十字會精心培育“髓緣大愛、生命之約”工作品牌,造血干細胞捐獻空前踴躍,2021年成功捐獻6例,開創全國區縣級紅十字會年度捐獻最高紀錄。
截至2022年3月31日,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庫容3770739人份,患者申請查詢102954人,捐獻造血干細胞例數達13012例。目前,我市造血干細胞入庫志愿者達4.08萬人,成功實施捐獻132例,志愿者數和捐獻總數均為全省首位。
新聞延伸:
2010年5月17日,在中國海洋大學讀書的羅鍇推遲了出國留學時間,成為青島市第27位造血干細胞捐獻者,挽救了一名陌生血液病患者的生命。2年后,這名患者的病情出現反復,25歲的羅鍇趕赴北京再次捐獻造血干細胞,成為青島市第一位兩次捐獻造血干細胞的志愿者。(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韓星 文/圖)
責任編輯: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