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4月14日訊 春日融融,奮進正當時。觀海新聞記者在海爾路-銀川路立交工程現場看到,四個象限區域內的建設工作正同步推進,機械聲隆隆作響,300余名工人全力趕工期、搶進度,一派繁忙景象。

作為東岸城區“三縱五橫”快速路網東端銜接“節點”,海爾路-銀川路立交工程的建設進展一直備受市民關注。根據方案,海爾路-銀川路立交工程采用兩層苜蓿葉立交形式,海爾路方向北起同安路、南至苗嶺路,全長約1.5公里,銀川路方向西起山東頭路、東至深圳路,全長約1.1公里,海爾路為地面道路,銀川路借助有利地形上跨,通過匝道連接實現全互通立交。同時,充分利用立交地下空間規劃建設地下停車場。據了解,該工程計劃2022年10月底實現主線橋梁通車,2023年11月中旬全面完工。


青島第一市政工程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工程管線遷改、支護施工、調流路修建等工作正在全面推進,預計4月底將開始橋梁基礎施工。值得一提的是,該項目采用裝配式預制墩柱立交,既縮短了項目建設周期,又減少了對周邊交通及居民的影響。日前,首個預制墩柱已在墩柱預制場順利完成澆筑。

同時,結合周邊青大附院等停車需求,工程創新性采用立交區地下空間,一體化建設地下交通中心。整體地下一層、局部地下三層。總建筑面積約7.6萬平方米,停車泊位1673個。建成后,將形成集地下環路、公共停車、地下人行及公共服務系統一體化的交通中心,并實現與軌道交通站點、醫院地下空間的無縫銜接。(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劉棟)
責任編輯: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