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4月14日訊 人才工作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需要全社會的廣泛參與,只有將方方面面的力量聚合起來,才能形成人才工作的熱效應。近年來,青島西海岸新區以建設服務人才有溫度、支持人才有力度的“青春之島、創業之城”為目標,調動整合社會各方面資源,著力打造“育英匯”生態服務品牌,人才發展環境不斷優化,人才創新創業活力競相迸發。

2020新銳青島全球海洋人才創新創業大賽。
用好社會力量構建立體引才模式
“日前,我們聯系明月海藻集團科創部與章博士開展了兩輪線上對接,雙方達成合作意向,將在海藻活性物質領域,特別是海藻活性酶領域展開合作。”近期,為克服疫情對人才招引帶來的影響,賽創未來(青島)創業服務有限公司針對新區產業發展需求,為新區推介了生物醫藥、工業設計等領域10余名海內外博士,通過網絡架起空中對接的橋梁,幫助海內外人才在新區找到合作伙伴和發展舞臺。
這是新區近年來利用社會力量招才引智的一個縮影。為滿足區域快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新區全方位集結市場要素,先后引進賽創未來(青島)國際人才科創中心、青島中科高層次人才創新中心、冰鑒人才等市場化引才平臺,并出臺《國內外知名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入駐新區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鼓勵辦法》《關于扶持青島西海岸新區獵頭產業園集聚發展的實施意見》等政策,鼓勵人力資源機構、社會組織等借助多年深耕經驗和豐富資源為全區重點產業延攬優秀人才、優質項目,有效提升了人才配置的市場化水平。像依托賽創未來,連續舉辦新銳青島·2020全球海洋人才創新創業大賽、新銳青島·2021全球智能制造創新創業大賽,吸引由國家級高層次人才領銜的“低分子量褐藻多糖硫酸酯項目”等23個人才項目團隊落戶,項目總投資27.25億元。像引進的冰鑒人才產業云平臺總部,為新區集聚了全國24個城市的30家人才企業,引進了420名本科、200名碩士、29名博士。
同時,新區充分利用20所駐區高校的“校友圈”資源,開辟“雙招雙引”新路徑。日前,山東科技大學校友王新春與新區人才生態產業集團、華為云達成戰略合作協議,三方將合作共建新區產業人才培養基地,致力為新區重點產業精準培養急需緊缺人才。王新春還積極引薦國家級高層次人才、山東省泰山產業領軍人才、力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郝振剛在新區注冊科創企業,開展技術服務。下步,新區還將聯合20所駐區高校成立高校校友聯盟,在上海等地建立校友工作站,組建招才大使隊伍、開展“校友資智回青”系列活動,推動杰出校友與新區企業加強技術對接與投資合作,不斷擴大招才引智的“滾雪球”效應。

同賽創未來線上對接項目。
用好社會資本拓寬人才融資渠道
“公司近年來得到了青島海控集團、開來資本等風投機構的大力支持,近五年累計獲得融資3億多,夯實了企業的資金底盤。”在青島華世潔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郅立鵬看來,公司的發展壯大離不開新區全方位的金融支持,這也是新區國有資本+民間資本“公私聯動”金融支持人才創業的成功案例。再像青島青島筑波納米科技有限公司,這是一家由國家級高層次人才領銜的高科技企業,成立不到2年的時間里得到快速成長,同樣得益于新區的金融支持。在項目落地之初,新區就協調國有資本為公司投資500萬元,有效補充了啟動資金,使公司在市場拓展、產品研發、團隊建設等方面加速推進,年后開工第一周就洽談了6個項目。
為切實解決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融資難的問題,新區除了“公私聯動”以外,還推出了“股權投資、投貸聯動、人才貸”等金融組合服務,促進金融與人才、科技、產業的有機結合,用金融活水潤澤人才創新創業。在股權投資方面,新區于2021年設立了首期1億元的直接股權投資資金,采取“撥改投”的方式,主要投向高層次人才項目、以賽選才項目等,實現財政資金由“撥”轉“投”,對人才項目進行更加精準的支持。在投貸聯動方面,新區創新實施“政府首投、銀行跟貸”方式,區人才集團與銀行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對于人才集團股權投資的項目,銀行給予信用貸、人才貸、貼息貸等無抵押低息貸款。首筆業務就為高層次人才領銜的芯片企業提供信用貸200萬元,以“真金白銀”為企業創新發展注入活力。目前,該企業芯片研發即將完成流片,跨入量產時代,預計未來五年實現收入7億元,凈利潤3億元,稅收貢獻3700萬元。在人才貸方面,新區聯合青島農商銀行、青島銀行等金融機構,推出“人才貸”“科技信用貸”等系列產品,最高可為高層次人才所在企業提供1000萬元人才貸,對人才創辦企業給予當年利息額50%的貸款貼息,切實解決了企業的融資難、融資貴和融資慢等難題。截止目前,已為高層次人才發放8筆“人才貸”業務,為6名人才兌現貼息補貼,共計6205萬元。

賽創未來(青島)國際人才科創中心啟用暨青島市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培訓班開班儀式。
用好社會組織創新育才工作機制
“感恩有這么好的學習機會,感謝從長三角趕過來的大咖老師們的精彩講義,從宏觀到區域經濟,從BP到資本創投干貨滿滿,這次培訓讓我們受益匪淺!”參加完青島人才創新創業學院的首日培訓,青島橡膠谷創業孵化有限公司的魏海龍感覺不虛此行,心底發出由衷感慨。
由賽創未來(青島)創業服務有限公司創立的青島人才創新創業學院,于2020年底在新區建成啟用,學院集創業教育、創業孵化、創業服務于一體,邀請70余位國內外成功創業者、投資人、知名教授及行業領袖作為創業導師,定期舉辦創業培訓、創投對接、項目路演、聯誼沙龍等活動,“一站式”幫助創業者解決創業過程面臨的難點和堵點,幫助他們實現“學到手、交到友、融到資、創成業”。自成立以來,舉辦創新創業培訓班5期,累計培訓全市創新創業人才500人次,對接企業207家,注冊落地項目23個。
實際工作中,新區注重整合駐區高校、培訓機構、重點企業等教育資源,發揮師資、平臺、技術等方面優勢,借力發力,合作育才。新區還通過與駐區高校共建教學實習基地、產業人才培養培訓、訂單式培養、實習實訓等方式,引導高校與企業開展聯合辦學。像2020年底,中國石油大學與海信集團等聯合成立青島軟件學院,將為以薩等科技企業培養信息技術人才。另外,中國石油大學與新區企業合作共建“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24個,聯合培養研究生663名;與海洋石油工程(青島)有限公司等共建教學實習基地17家,培養大批高素質創新人才。2021年,駐區高校累計與2172家新區企業、科研院所等用人單位開展實習實訓合作,在新區實習實訓大學生達2.6萬人。

惠才通服務機構和服務事項。
用好社會資源優化人才發展生態
生態好,則人才聚、事業興。為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2020年新區在全市率先開發了“惠才通”人才綜合服務系統,突出以公共服務為主的思維模式,運用市場方法整合社會服務資源,引入社會市場力量為人才服務提質增效。目前已拓展服務場所45家,人才憑“惠才通”可享受醫療保健、住宿餐飲、購書觀影、娛樂健身、休閑旅游等服務,如可到4家定點醫療機構享受就診綠色通道,每年1次免費查體,可到新區8家景點免費游覽,到9家定點酒店住宿就餐享受最優惠價格,書城購書享受8折優惠以及連鎖影院25元優惠票價,到新區體育館等健身場所享受免費健身,等等,在全區營造了“人來才無憂”的良好氛圍,目前服務對象達1000余人,人才的獲得感與滿意度不斷提升。
新區正探索建立“惠才服務生態聯盟”,著力挖掘社會更多服務資源,選擇更多星級酒店、商城、書店、旅游景點等納入服務聯盟,讓人才享受更多優質服務。試點將高校副高以上職稱人才,以及大學生群體納入服務范圍,針對不同人才群體特點,為人才定制特色服務,將服務觸角延伸到人才工作生活的各個方面。像面向以大學生為主體的青年群體,重點提供交通、購書、觀影、旅游等生活服務,提升新區營才環境,吸引更多青年愛上新區、留在新區,通過建立一流的人才服務保障體系,助力人才在新區創新創業。
同時,新區正探索推行“人才線上領券+廠家線下核銷”模式,為人才提供更加智能、便捷的服務。同時建立服務機構聯盟準入、退出機制,定期開展督導、培訓、考核,設立標準化服務體系,以人才滿意度為導向,建立動態評估機制、服務事項調整機制。設立線下專職服務人員、線上快速反應機制,及時回應人才訴求,提升服務質量。(薛媛媛)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