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4月19日訊 “前方就是戰(zhàn)場,戰(zhàn)況也愈加緊張,我要把參加此次抗擊疫情攻堅戰(zhàn)作為鍛煉自己的機會,有危險我先上,有困難我來扛,疫情不下線,我也不下線”
“在山東援滬醫(yī)療隊,我看到了共產黨員帶頭沖在前,他們的行動力和精神感染了我,這讓我一直以來想入黨的心再次沸騰起來。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zhàn)場上,我愿意向黨員看齊,接受組織考察,為抗疫貢獻自己的力量”……
日前,青大附院援滬醫(yī)療隊中的13名隊員向上海石龍路方艙醫(yī)院臨時黨支部遞交了入黨申請書,申請火線入黨。因為情況特殊,身邊沒有正式的信紙,他們的入黨申請書便工工整整地寫在A4紙上,一字一句均是隊員們進入方艙后的切身感受。


抗疫前線,為什么會想到“火線入黨”?青大附院援滬醫(yī)療隊隊員劉文麗說:“并不是心血來潮,而是一直以來的愿望。”工作中的她,也一直以這個目標為動力。劉文麗說:“工作以來,身邊的黨員先鋒形象早已深植我心,疫情發(fā)生后,他們更是積極響應號召,沖在一線,打在頭陣,干在實處,我也想成為其中光榮的一員。”

4月14日下午,青大附院援滬醫(yī)療隊臨時黨支部召開第二次會議,一名名黨員面對黨旗,舉起右拳,鄭重宣誓。在來上海支援十余天后,隊員們選擇用這樣的方式回望初心,堅定信心。這不僅僅只是一次入黨誓詞的重溫,更是每一位援滬黨員表達抗疫決心、在援滬“戰(zhàn)地”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的一場宣誓。
如今,上海石龍路方艙醫(yī)院正在全速運轉中。面對設施條件有限、天氣升溫等帶來的風險挑戰(zhàn),臨時黨支部成員帶領隊員們齊心協(xié)力,團結戰(zhàn)斗,戰(zhàn)勝了一個又一個困難。青大附院援滬醫(yī)療隊臨時黨支部書記王玲珍說,“我們輪班時接到了艙內全部患者核酸采樣的任務,需要在我們的班次內完成3000余份樣本的采樣。拋除交班和準備時間,時間所剩無幾。我們在入艙前就制定了方案,為各小組分配了任務。入艙后,黨員帶領隊員‘沖鋒’,一部分隊員搬桌子、準備采樣物資、調試掃碼儀器,另一部分隊員去交接班,在志愿者的配合下,我們僅用不到3個小時的時間就完成了采樣任務。我們的工作模式還在其他山東援滬醫(yī)療隊中推廣。”


“想給你家的溫暖,愛的擁抱,不被陌生和恐懼環(huán)繞”“疫情過后,請你繼續(xù)發(fā)芽,加油寶貝”“愛在你我,守‘滬’每一份童真”……方艙中有部分患者是孩子,為了減輕他們的焦慮,青大附院援滬醫(yī)療隊的黨員們帶領隊員們?yōu)楹⒆觽冎谱髁恕懊ず小薄岸Y品袋”,內附他們的手寫祝福語。外包裝在酒店里就地選材,盲盒由紙抽盒改造而成,禮品袋取自裝鹵蛋的網套。隊員們將自己從青島帶來的餅干、巧克力、蘋果省下來,裝在盲盒中,給孩子們送去關愛。(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郭菁荔)
責任編輯:管佳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