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5月2日訊 5月1日17時,304路DD1547號車緩緩駛入四川路停車場,在車輛運營結束后,駕駛員王青像往常一樣,按照慣例對車廂進行了收車后的例行檢查和消毒通風,在確保車輛沒有任何問題后,才放心離開車廂。
王青今年50歲了,是青島城運控股公交集團隧道巴士第五分公司304路駕駛員,這是她在駕駛員崗位的最后一次運行,在鮮花和掌聲中,這位女勞模結束了30年的公交生涯,正式退休。

初入職場 “優秀乘務員”學車追夢
1992年,20歲的王青畢業后,選擇了公共交通行業,在201路線從事乘務管理工作。當時的201路線由輪渡發至石老人,車輛比較陳舊,但在這條線路上,她一干就是兩年。
初入職場,王青虛心向優秀的乘務班組長學習乘務管理技能,小小的公交車廂很快成為了她展現自己的平臺。她迅速熟悉了自己的業務,并在工作中嶄露頭角,成為線路上的“優秀乘務員”。但在王青的心中,卻始終對方向盤情有獨鐘。1994年,路隊選拔表現出色的優秀乘務員報名學車,王青迫不及待地報了名,開始了為期兩年的學車生涯。
然而,對于從來沒有摸過方向盤的王青來說,學習駕駛技術卻不像想象中那么簡單。“整天看著師傅開車,但是真正摸起方向盤的那一刻,才發現看上去和實際操作感覺不一樣。”王青說,當時學車的條件比較簡陋,她每天白天練完車后,晚上就偷偷地在家里練習打方向盤,一個水桶、一個臉盆、一把凳子,只要是圓形的物品,都成為了她練習的“駕駛臺”。通過兩年的刻苦訓練,王青順利完成了駕駛證的考核,如愿以償地成為了一名公交駕駛員,先后參與了201路、321路的運行任務。
五本行車日志,講述真情服務故事
2007年,王青從321路轉入304路線,新的線路環境對她來說不僅是一個全新的挑戰,也是一個展現自我的平臺。“304路線是‘青年文明號’線路,有很多優秀的駕駛員、乘務員,他們都是我學習的榜樣。”王青表示,304路線是一條名副其實的旅游線路,單程58個站點,沿途經過島城20余個主要景點,尤其到了旅游旺季,沿海一線經常會遇到不同的外地游客,工作之余,王青便和同事搜集沿途景點的介紹資料等,并積極向線路上優秀的駕駛員、乘務員學習導游式服務技巧。
從汽油車、柴油車到現在的純電動車,每一次車輛更換,都被王青當做學習的機會。她經常利用業余時間認真學習、刻苦鉆研新型車的駕駛技巧,熟練掌握駕駛操作要領。她將每次車輛保養時間和修車狀況,都記錄在行車筆記本上,以便于進行技術分析,提高車輛性能,小小的筆記本成為了她日常形影不離的好伙伴。
不僅如此,小小的筆記本上還記錄了304路線的發展變化以及車廂里的難忘故事。線路行經哪些學校、途經哪些無人值守的斑馬線、哪些路口路段信號燈發生了變化、哪些路段是急轉彎車道、哪些路口是危險路段、哪些站點周邊的環境發生了變化……根據季節、天氣的不同,安全行車需要注意哪些事項,每天收車后,王青堅持總結當天車輛線路運行狀況,這已經成為了她多年工作的一部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她的行車日記也換了好多本,有幾本行車日記由于年代久遠都已經泛了黃,但仍然被她保存得非常完好。至今,王青已經安全行車90余萬公里,相當于繞地球22圈,并獲得城運控股公交集團“優秀共產黨員”“紅飄帶星級公交車駕駛員”“勞動模范”“女職工建功立業標兵”等多項榮譽稱號。

經驗傳承,接力服務乘客美好出行
如今,王青即將退休,她最大的心愿就是把多年積累的行車經驗、維修技術、服務技巧傳承下去。運行結束后,王青將五本承載著她深厚情感的行車日記交到了304路年輕駕駛員王天浩的手中。“日記本我一定認真收藏,帶著日記本里記錄的行車常識與服務技巧,和全線駕駛員一起繼續努力,繼續做好安全行車工作,繼續以優質的服務讓每一位乘客滿意,為市民美好出行助力。”王天浩說道。
最后一班車運行結束,王青和304路線的“戰友們”合影留念。隧道巴士公司第五分公司經理周斌為她送上了精美的紀念相冊。即將離開心愛的車廂,王青心中難免失落,同時也對接下來的生活充滿希望。“家里老人年紀也大了,我工作的時候,他們都全力支持,有事情都瞞著我,害怕我擔心,退休后,想多陪陪他們,為他們分擔一下家務。”王青說,雖然退休了,但她感覺自己還很年輕,空閑時間,希望能夠繼續發揮余熱,到街道、社區開展志愿服務,繼續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建亮 通訊員 衣彥飛)
責任編輯:陳海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