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青島市“最美家庭”“抗疫最美家庭”“綠色家庭”及“美麗庭院·幸福家”標桿戶揭曉,他們成為青島家風建設的一面旗幟——
建設好家庭 涵養好家教 弘揚好家風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5月14日訊 今天下午,青島市家庭家教家風建設風采展暨“兒童友好 明天友好”主題實踐活動在青島市工人文化宮工人劇場啟動。活動上,2022年青島市“最美家庭”“抗疫最美家庭”“綠色家庭”及“美麗庭院·幸福家”標桿戶揭曉。
此次評選于今年3月份由市婦聯聯合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等十部門發起。梳理這些獲獎家庭,他們多是有著濃厚的家國情懷,在孝老愛親、愛崗敬業、書香潤家、科學教子方面有出色表現,這些家庭成員積極投身公益事業,在綠色環保、鄉村振興等方面表現突出,傳播了良好的家風家教,在全社會營造起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

最美家庭中折射出良好的家教家風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國家富強、民族復興,最終體現在千千萬萬個家庭幸福美滿之上。最美家庭首先在家中實現了“最美”,他們看似是一個個普通的小家庭,卻在他們所傳遞出的責任心、愛心、溫暖中讓小小的家庭細胞有了不一樣的文化內涵。
城陽區紅島街道前韓社區的李允峰、張茂花家庭把“善”字書寫了40余年。張茂花在經歷前夫去世、自己改嫁等諸多變故后,始終沒有放棄照顧因骨髓灰質炎常年臥床的前大伯哥。與李允峰再婚時,她也堅決提出要一起照顧前大伯哥。
每天早上,張茂花照料前大伯哥洗臉、漱口,又將熱湯熱飯端到他面前伺候他吃完后,自己和孩子才吃。忙完屋里屋外的一切,她就趕緊下地干活,中午接孩子回家、做飯、伺候大的照顧小的,下午再下地干活。40多年,日復一日,她不曾放下這份沒有血緣的親情。
王本松、曲兆莉是嶗山區王家村居民,丈夫王本松是青島高科熱力有限公司的廚師,妻子曲兆莉在山東頭黨群服務中心從事勞動保障工作。他們是彼此的支柱,攜手人生路,對工作他們兢兢業業,受到領導、同事好評,但家庭的重擔時刻都壓在他們身上。
王本松的父母已經80歲了,父親腦血栓兩次住院,身體不便,生活基本不能自理,照料起來必須格外細心、細致。曲兆莉的母親75歲,獨身一人,得過腦血栓,對老人的關注一點馬虎不得。盡管工作繁忙,只要回歸家庭,夫妻二人就陪老人聊天、看書、出門散心,想盡各種方法讓雙方老人生活得舒服、自在,雙方老人也在他們的陪伴下身體狀態、精神狀態越來越好。
夫妻和睦、孝老愛親,這樣的事跡在“最美家庭”中比比皆是。作為人生的第一個課堂,他們用自己的言傳身教影響著下一代,讓孩子們接受到了最好的品德教育。
姜方程、周紅夫婦非常注重良好家風、家教、家訓的培養,在父母言傳身教下,兒子姜震從小就遵紀守法、熱愛讀書、注重社會公德,2019年姜震成功考上鐵道警察學院,在校期間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并榮膺“優秀團干”,獲個人嘉獎。父母喜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影響了孩子喜歡古詩詞。憑借深厚的傳統文化功底,姜震經過層層選拔,成功參加了2022中國詩詞大會,在這次詩詞大會的賽場上,姜震一路“過五關斬六將”,鎮定自若,自信滿滿,最終獲得年度總冠軍,在膠州掀起了一場學習詩詞、傳承中華優秀文化的熱潮。
馬良業、于春英家愛黨愛國、孝老愛親的良好家風世代傳承。馬良業的祖父馬玉本在抗日戰爭期間參加八路軍,擔任膠東獨立團教導員,1949年參加渡江戰役。父親馬奎玉,1953年參加抗美援朝戰爭,擔任志愿軍某部防化連班長,榮獲戰功三等獎章一枚。馬奎玉退伍后,拒絕政府安置,選擇回鄉務農、孝養老人。馬良業自小秉持良好家風,在單位工作認真負責,在社會上熱心助人,在家庭中注重培養家庭正能量。在馬良業、于春英家,他們對待老人從不忤逆,既盡贍養之責,又盡耳順之責,讓孩子們充分感受到國家發展、社會進步、家庭和睦的幸福。

他們身上有舍小家為大家的家國情懷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位。熱心公益、鄰里和睦也是“最美家庭”的元素,一個個“家”中體現著傳統美德、時代風采。
在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形勢下,今天揭曉的“抗疫最美家庭”勇敢堅守、最美逆行,積極投身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用“家”的力量筑起了抗擊疫情的基礎防線,展現出忠誠履職、勇于奉獻、舍小家為大家的家國情懷,弘揚了相親相愛、守望相助的傳統美德。
宋軍是青島市婦女兒童醫院護理部副主任,丈夫賈東亮是市衛健委綜合監督執法局四級調研員,女兒賈思琦是醫學院學生。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并蔓延伊始,同為衛生工作者,夫婦二人即勇挑重擔,分別在各自崗位上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女兒在學校里也沒閑著,積極參與疫情信息采集上報、組織學生參加核酸檢測等抗疫志愿活動。一家三口,三個不同的疫情防控陣地,同為衛生“戰役”人,他們一道互相支持、相互勉勵,攜手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劉青春是萊西人民醫院病案科主任,妻子劉彬是眼科主任。疫情發生后,夫妻二人舍小家顧大家,并肩奮戰在抗疫最前線,用無畏與擔當,踐行著白衣使者救死扶傷的高尚信仰。萊西疫情發生時,劉青春不懼艱險,帶領隊員徹夜轉運萊西七中師生,同時間賽跑,與病毒較量,成功切斷疫情早期主要傳染源,英勇無畏地沖在疫情防控最前沿。劉彬接到帶隊核酸采樣的緊急任務后,立即將兩名年幼的女兒托付家人,義無反顧帶領醫院的核酸采樣隊奔赴一線,以實際行動詮釋著無私奉獻的醫者風范。
劉永壯、張相美夫妻居住在西海岸新區,二人已過花甲之年,但精神矍鑠,異常干練。夫妻倆心地善良,心存大愛,樂善好施,長期救助照顧20多名孤寡老人和“留守老人”。此外,夫妻二人還在家庭內部籌資,自愿興辦鶴祥文化藝術傳播隊,以傳播正能量,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載體,以小品、茂腔、快板等形式自編自導自演反映環境整治、美麗鄉村建設、美麗庭院、婆媳關系等寓教于樂的文藝作品,廣受群眾歡迎。他們還會定期組織周邊村莊的老年人聚餐并觀看文藝演出,受到了全村和周邊村群眾的敬佩和贊譽。
“最美家庭”“綠色家庭”“抗疫最美家庭”就是青島眾多家庭的縮影,他們不僅用愛和溫暖撐起了自己的“小”家,也積極走出“小”家、融入“大”家,以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家庭觀,實現了個人夢、家庭夢與國家夢、民族夢的共贏,成為了青島家風建設的一面旗幟。(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劉萍)
責任編輯:管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