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5月18日訊 清障搬遷是項目大提速、環境大改善、民生大保障、區域大發展的“先手棋”,但也是難啃的“硬骨頭”。今年,高鐵新城建設納入萊西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望城街道多舉措推進轄區清障搬遷、項目建設。搶白天、戰黑夜、攻節點,望城街道清障搬遷干部以上率下,一級帶著一級干,與時間賽跑、同難題較勁,只爭朝夕、全力沖刺,下足“繡花功夫”,贏得群眾的支持和信任。來看看望城街道城市更新建設工作成績單:
果品公司片區,240畝已全部收回;
新木材市場片區,已收回145畝(占片區總面積的67%);
武漢路片區,已收回957.8畝(占片區總面積的97%),共簽約完成39家企業、57家商戶,收回1343畝土地;
5月7日,后塔安置區二期200套安置房順利交付使用;
在萊西市2022年度經濟運行及重點工作一季度考核中,望城街道在城市更新建設板塊位居第一。
體量大、任務重、時間緊
高鐵新城位于煙臺路城市發展主軸南段,以萊西站為核心,以望城街道為主戰場,共分5個片區和2個舊村改造,總面積1916畝,共涉及143 家企業。“你能想到的清障搬遷問題,在這里幾乎都能遇到。”望城街道黨工委書記陳軍說。
涉及土地權屬多。目前進行的果品公司、武漢路、青島路西武漢路南等片區共涉及國有、集體、個人等3個權屬地塊。參與主體復雜。望城街道位于城郊接合部,涉及省管企業、市屬單位、國有土地、村集體土地、個人私有住宅等主體,有的時間跨度長,數據認定難,歷史遺留問題多。
聚焦目標和重點難點,搬遷工作組勠力同心
萊西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深入一線、靠前指揮;分管市級領導任組長,親自掛帥、親自部署,強力推進高鐵新城清障搬遷工作。
根據萊西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組建高鐵新城土地清障搬遷工作領導小組,由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副市長吳法先任組長,相關單位主要負責人任副組長,領導小組下設劉家莊片區、韓家屯片區、武漢路片區、果品公司片區和新木材市場片區等六個片區工作組,將高鐵新城土地清障搬遷任務分解落地、細分到人,做到“千斤重擔人人挑,人人肩上有任務”。
同時,創新性設立要素保障組,具體負責土地清障搬遷政策研究制定及法律保障等,為六個片區工作組提供技術支持,實行會審制度,邀請法律顧問、評估公司研究確認初步評估結果,共同解決土地清障搬遷工作中相關法律政策問題。

干部擔當作為啃“硬骨頭”
望城街道全體機關干部直插一線,利用晚上、周末時間和搬遷戶促膝談心,一次次上門拜訪,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今天雖然是休息日,我還是要去武漢路片區進行掃尾工作。”5月15日早上5點,武漢路片區工作組人員王學瑞就起床了。
“我們每天都在與時間賽跑,確保各片區工作能夠按照既定時間節點順利推進,保證搬遷戶們搬遷開心、住得舒心。”王學瑞說。他拿出工作筆記本仔細核對,“這段時間以來每天都是工作到凌晨兩三點,習慣了這種工作狀態。”在大家看來,各片區工作組人員所做的工作只需填填單、寫寫字,其實他們承擔著調查摸底、全面評估、協商談判、協議簽訂等系列工作,且在搬遷對象有政策疑問時,工作人員也要在第一時間給予解答和幫助。說話間,王學瑞的電話一個接一個。忙時一天接打電話超50余次,配有2個充電設備,24小時保持手機暢通……為做好搬遷協調和服務,他每天要忙著與各部門、業主單位、工作組等不同單位部門進行對接,王學瑞笑稱自己的手機就是一部清障搬遷“熱線”,自己是名“客服專員”。
在高鐵新城土地清障搬遷工作中,王學瑞只是其中一員。每天,街道40多名機關干部奔赴在一線。

一個清障搬遷工作組,就是一個突擊隊,一名清障搬遷干部,就是一個標桿、一面旗幟。各片區工作人員主動撲下身子到一線,進到搬遷戶的家中,與群眾交心、談心,打“親情牌”“笑臉牌”,設身處地考慮搬遷戶可能遇到的每一處困難,想每一戶搬遷戶之所想,解答疑問,及時消除群眾的抵觸情緒。
“守、磨、忍”三個字,是高鐵新城清障搬遷工作人員的法寶項目一線錘煉作風,攻堅戰場展現作為。黨員干部白天入戶丈量、走訪宣傳,午飯就在辦公室匆匆解決,夜間緊接著召開工作例會,總結成效和經驗,“5+2”“白加黑”作戰成了機關干部們的工作常態。
望城街道將工作分為黨建指導、經濟發展、城市更新、鄉村振興、社會民生等5條戰線,全體干部直插一線,在一線工作中考察、識別、提拔干部,打造一支“忠誠、創新、廉潔、擔當”的干部隊伍。
各片區工作人員充分學習清障搬遷相關政策,堅持以“惠民清障、文明清障、和諧清障、依法清障”為原則,嚴格按照《補償方案》規定,做到清障方案公開,補償標準透明。
項目搬遷清障時間緊、任務重,既要“磨嘴皮子”講政策,又要“掏心窩子”說道理。片區工作人員與法律顧問深入搬遷戶家中,解讀國家法律政策和相關文件精神,使群眾能及時了解最新的搬遷政策。通過幫群眾算“升值賬”“收入賬”和“環境賬”,引導群眾積極主動配合搬遷工作。
“清障搬遷工作沒有任何捷徑可走,考驗的是信心、決心、恒心和耐心。”這是高鐵新城所有清障搬遷工作人員的切身體會。在土地清障搬遷過程中,機關干部始終堅持帶著情感做群眾工作,剛柔并濟,在政策范圍內最大限度解決群眾困難,用服務提速實現清障搬遷加速。
干部下足“繡花功夫”
為有效化解土地清障搬遷過程中出現的矛盾糾紛,及時解決清障搬遷用地的疑難雜癥,在集中辦公區設立巡回法庭,安排專人駐庭辦公,開展巡回審判、提供法律咨詢等相關工作。
明確巡回法庭具有立案、審理、執行等綜合職能,對涉及高鐵新城建設的案件實行“一體化”辦理。指揮部聘請法律顧問、評估公司全程介入,律師對土地清障搬遷每一個環節進行法律層面把關,保障土地搬遷工作始終在法律框架內推進實施。第三方評估公司對清障搬遷房屋、土地及附著物的面積和類型進行評估,由搬遷戶和評估公司共同確認,嚴格執行補償標準,切實保障群眾權益。
清障搬遷工作中,望城街道機關干部敢打硬仗,啃下了一個又一個“硬骨頭”,群眾的獲得感也隨之不斷提升。5月7日,后塔社區美麗宜居鄉村安置區二期交房,共建設完成安置房200套,從開工到竣工交付僅用了一年半的時間。

△望城街道后塔社區村民喜遷新居。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前行。隨著一個個清障搬遷任務圓滿完成,一個個民生項目、發展項目在全力推進,望城街道黨工委書記陳軍表示:望城街道將借勢高鐵新城建設,突出城市更新與鄉村振興兩條主線,全面推動老城更新蝶變升級、新城建設增品提質,奮力跑出望城“加速度”!(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李德銀 通訊員 程強 高歡歡)

△高鐵新城效果圖。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