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6月,全區市場監管系統共接收各類群眾訴求7891件,比去年同期下降33件(去年同期全區共接收各類群眾訴求7924件),為群眾挽回經濟損失700余萬元。
在全市市場監管系統同比增加的情況下,我區近5年來首次出現消費投訴下降趨勢。說明近年來我區持續開展的消費市場整治工作及放心消費創建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目前,嶗山區市場監管局在全區10余家大型商場超市設置消費者維權服務站,近距離處置消費者投訴,避免小投訴擴大化,今年還將再設置不低于10家消費者維權服務站。
全國12315互聯網平臺數據
按市場監管業務分類
12345熱線數據
按市場監管業務分類
(注:受話務員受理及分流準確性影響,本數據僅做參考)
1、商品類訴求
買車交易糾紛較為突出,主要涉及購車定金不退,不能按期提車及維修保養質量問題。家具建材主要涉及購買建材定金不退、家具質量無保證及付款后遲遲不發貨等問題。
2、服務類訴求
其中預付式消費亂象叢生,經營者跑路、退卡不暢等問題引人關注,主要集中于運動健身及美容美發行業。
3、食藥類訴求
食品方面,流通領域訴求占多數,主要涉及因食用過期變質或含有異物的食品導致出現嘔吐、腹瀉及發熱等情況,隨著入夏后氣溫升高,該類投訴數量將持續上升。
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醫療器械相關投訴數量2月份上升趨勢明顯,3月放緩,4月基本回落至往年同期正常水平。
說明:一是我區相關涉疫物資數量保障充分,質量可靠;二是我局高壓精準監管效果明顯。
4、物價類訴求
收費管理中涉及停車收費問題332件,占比60.8%,主要集中于沿海一帶。主要原因是駕駛員對4月20日至10月10日期間執行旺季價格的政策知曉度低。
典型做法
拓寬渠道,廣泛收集傾聽民聲
突出運用線上、網上、掌上等方式收集民意,在嶗山市場監管微信公眾號上開辟“有事您說話”專欄,向社會公布電話,在全區所有農貿市場和大型商場購物中心設置“意見箱”。
傾聽企業訴求,助力復工復產
針對部分業戶反映的轉供電收費問題,區市場監管局統一培訓,共檢查轉供電單位134家,走訪轉供電終端用戶200余家,累計為用電單位節省電費100余萬元。將近1600萬資金大禮包,第一時間發放到位。包括標準化政策獎勵資金近900萬元;嶗山質量獎和山東名牌獎勵資金455萬元;全市率先啟動知識產權、檢驗檢測獎勵資金撥付程序,共計230萬。
強化“陪伴服務”,開辟“綠色通道”助力疫情期間企業快速審批。協助3家轉產增產防疫用品生產企業5個產品取得省局應急審批申請;助力通標標準技術服務(青島)有限公司50個小時完成資質擴項,使其成為全省首個獲批口罩出廠檢測能力的CMA機構;協助華測公司成為疫情期間全省首個資質認定現場評審機構。
傾聽百姓訴求,為民服務解難題
到黃山口社區“雙報到”時了解到社區扇貝養殖戶因疫情導致扇貝滯銷,積極組織全局黨員干部認購扇貝,并充分發揮市場監管部門優勢,積極策劃農超對接,協調幾十家連鎖超市與社區養殖戶接洽產品收購事宜,為養殖戶解決10萬余斤扇貝銷路,解決社區群眾的燃眉之急。
針對部分餐飲業戶反映受疫情影響,資金鏈困難、儲備物資過期、房租水電持續支出等嚴重困難的情況,主動組織協信星光里部分商戶與開發管理服務公司進行交流,對商戶給予一定租金減免優惠。積極為農貿市場協調解決防疫物資,動員市場主辦方為業戶減免2個月水電費和1個月房租。
維護市場秩序,打造放心消費環境
召開興商護航聯盟2020年第一次會議,協助聯盟成員可口可樂、聚好看解決打假、投訴難題。深入開展放心消費整治行動,制定預付消費、網絡訂餐、產品“三包”、4S店經營等專項提升整治方案,打造“滿意放心”嶗山消費環境,共為市場主體挽回經濟損失700余萬元。聚焦食品安全、產品質量、特種設備、民生物價、消費者權益保護等領域,對群眾反映集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和普遍不滿的共性問題,找準切口實施專項治理,加大執法力度,集中精力查辦一批侵害群眾利益的典型案件。上半年共立案132起,罰沒金額80余萬元。
2020年以來,嶗山區在新零售領域“發力”,努力讓消費者更加滿意,讓在嶗山“住下來”的投資者更加舒適和放心。嶗山區創建新零售放心消費示范店啟動儀式在盒馬鮮生大拇指廣場店啟動,這也標志著青島市首家新零售放心消費示范店在嶗山誕生。
超前謀劃,完善長效機制
堅持群眾訴求一天一統計、一周一分析、一月一總結,對消費熱點進行預警監測。進一步建立完善了“1+2+9”工作模式,牢固樹立了“全區一盤棋”思想,明確目標任務、工作原則、主要內容、責任分工、時間進度,加強溝通、密切配合,形成強大工作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