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5月24日訊 青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青島西海岸新區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2—2024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從“創新驅動、產業升級、開放引領、深化改革、生態建設、城市治理、民生發展”七大方面推出52條具體舉措,支持新區在“經濟實力、改革開放、美好生活、城市治理”四個方面爭創一流。
國家級新區是承擔國家重大發展和改革開放戰略任務的綜合功能平臺,是引領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關鍵力量。該《行動方案》是繼山東省印發《關于支持青島西海岸新區進一步深化改革創新加快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之后,出臺的專門支持西海岸新區高質量發展的又一重磅文件,將助推新區全面提質,當好青島高質量發展的龍頭,奮力打造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示范引領區。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建設高質量發展引領區
放眼國家“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創新發展成為重中之重。尤其是科技創新對實體經濟的支撐和賦能,將進入更深層次更廣范圍,兩者的深度融合,將全方位推動科技成果進入經濟社會主戰場,進一步形成澎湃有力的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行動方案》明確提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創新力上走在前,實現經濟增長更多依靠創新驅動和內需拉動,推進新動能壯大成勢,強化高端產業引領功能,打造一流產業集群。到2024年,西海岸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以上,“四新”經濟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達到40%,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0%以上,制造業、海洋經濟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達到30%、40%,規模以上企業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10%以上。
激發創新力,迫在眉睫。創新動力從何而來?《行動方案》提出,建設古鎮口海洋科學城,加快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布局,持續集聚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和科研機構,深化科教產城融合發展;開展關鍵技術攻關行動,重點圍繞海洋經濟、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航空航天等領域組織實施科技重大專項,突破一批關鍵共性技術和產業引領技術。同時,壯大多元創新主體,推進創新創業載體建設,引進培育創新人才,完善創新生態體系,到2024年,高新技術企業超過1400家,人才總量達到90萬。
實體經濟是強國之本,富民之基,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著力點?!缎袆臃桨浮诽岢?,新區要培育集成電路及新型顯示、生物醫藥、航空航天三大新興產業,建設海洋裝備、智能家電、高端化工及新材料、新能源汽車四大產業集群,提升航運物流、大宗商品交易、專業服務、影視文化、會展、醫養健康等六大服務產業,建設新舊動能轉換引領區。到2024年,三大新興產業規模超過900億元,四大產業集群規模超過3250億元,生產性服務業占服務業比重達到60%。
加強改革系統集成探索 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
推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是國家級新區承擔的使命任務和題中之義?!缎袆臃桨浮诽岢?,加強改革系統集成探索,在解決體制機制障礙和政策創新等方面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重大制度成果,在國家級新區營商環境評測中位居前列。
在52條硬核舉措中,涉及改革的有11條,可見《行動方案》在加強改革系統集成方面支持力度之大。其中,深化用地用海管理制度改革方面,提出采取彈性出讓、先租后讓等方式供應工業用地,適度增加混合用地供給;審慎穩妥有序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建設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支持新區開展宅基地“三權分置”試點;在全市新一輪國土空間規劃編制中對新區建設用地規模給予傾斜,支持新區納入國家和省重大項目清單的單獨選址項目使用國家計劃。
放眼全球,西海岸新區是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的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放眼全國,西海岸新區是連接南北、貫通東西的雙節點,處于內外雙循環的重要交匯點;放眼區域,西海岸新區是黃河流域最大出???。
開放是新區與生俱來的最大特質?!缎袆臃桨浮诽岢?,放大國際海港樞紐功能,從要素開放向制度開放全面拓展,建設面向日韓、鏈接“一帶一路”的開放門戶,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上走在前列。
作為新區承擔的四大國家戰略之一,推進青島自貿片區先行先試是建設國內國際雙循環重要戰略鏈接的重中之重。《行動方案》提出,在國際物流通道、投資貿易便利化、海關監管模式等方面深化首創式、差異化、集成性創新;支持新區承接好發展所需的省市兩級行政權力事項,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
到2024年,西海岸新區進出口總額達到3200億元左右,實際利用外資達到17億美元左右,世界500強企業在青島西海岸新區累計設立380家企業。
提高現代城市治理水平,鑄就城市建設新標桿
城市治理,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
《行動方案》提出,尊重城市發展規律,合理把握開發節奏,高質量高標準推動新區建設。到2024年,數字化轉型更有成效,開放透明、公平規范、活力迸發的現代經濟治理體系基本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現代社會治理體系加快構建,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的現代城市治理體系加快形成,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體制機制不斷健全。
青島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西海岸新區是其重要組成部分。《行動方案》提出,提高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新城區。創新完善城市治理體系,深入推進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實現要素融合、數據互聯、信息共享;探索“德育銀行”“時間銀行”“紅色物業”社區治理模式,推動社會治理和資源向基層下沉,強化街道、社區治理服務功能,打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推進城市治理現代化,需將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到城市治理全過程,而塑造特色城市風貌是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需求的必然選擇。
《行動方案》提出,打造時代特色城市風貌,加強對建筑形體、色彩、體量、高度和空間環境等方面的指導約束,注重人性化、藝術化設計,打造富有地區特色的建筑群;統籌推進城市有機更新,加快老舊小區改造進度,推進舊工業園區改造。到2024年,完成改造115個項目、總面積240萬平方米。
強化數字賦能,是新時代提升城市治理效能的有效手段。根據《行動方案》,西海岸新區將超前布局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推進中國電信青島云基地、AI開放創新平臺等項目建設;建設城市云腦,強化城市數據響應、匯集和實時分析能力;以社會民生領域智慧平臺建設為重點,建設“云上城市”,推動城市運行數字化、智能化。到2024年,實現每萬人擁有5G基站19.4個,城市智慧社區覆蓋率達到100%。
聚焦人民群眾美好生活,涵養宜居幸福新典范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薄缎袆臃桨浮肪劢姑篮蒙?,提出促進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保持基本同步,扎實辦好民生實事,幼有善育、學有優教、勞有厚得、病有良醫、老有頤養、住有宜居、弱有眾扶的大民生格局深化構建。
城市既要有顏值更要有氣質?!缎袆臃桨浮诽岢觯剿鞴珗@城市建設路徑,推動“公園+”建設,強化公園與城市的全面開放、融合、提質;以公園為基底注入體育、文化、旅游等多元功能,優化完善城區綠道,逐步推動公園綠地全面免費開放。到2024年,改建山頭公園14個,新建口袋公園16個,建設綠道112.7公里。同時,踐行綠色低碳發展,創建國家美麗海灣,穩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加強生態修復治理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機制改革,建設陸海統籌的國家生態文明示范區。
現代社會,公共服務是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保障,努力使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務是政府的重要職責?!缎袆臃桨浮诽岢觯娣砰_青島西海岸新區落戶限制;加大外來人口集聚力度,完善教育、醫療、醫保、就業等公共服務與常住人口掛鉤機制;全面實施人才安居工程,采取人才住房租售、產業園區配套住房租賃等方式,提供梯度化住房支持。到2024年,新建公租房300套、保障性租賃住房2.25萬套、人才住房1.5萬套。
展望未來,西海岸新區藍綠相依、山海城相融的一流生態基底更加穩固,綠色低碳的發展模式和生活方式更加深入人心。到2024年,城鎮新增就業人數3年累計21萬人,每千人口擁有執業(助理)醫師數4.5人,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達到98.8%,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到80%,地表水達到或好于三類水體比例達到53%,森林覆蓋率超過23.09%。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缎袆臃桨浮愤€明確提出,建立推動青島西海岸新區高質量發展聯席會議,統籌指導新區開發開放和規劃建設。市政府有關部門要在規劃編制、政策實施、資金安排、項目建設、體制創新、試點示范等方面給予新區積極支持。爭取國家和省政策資金支持,市政府有關部門出臺配套政策措施,推動新區重大改革試點先行先試、重大工程項目規劃建設。西海岸新區要全面強化主體責任,細化落實各項工作任務,確保發展目標如期實現。(劉偉)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