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5月26日訊 嶗山區人民法院王哥莊法庭辦案人員利用微信群成功調解一起外地務工人員索要勞務費案件,并利用網絡庭審方式促成雙方達成書面調解協議,案件“當日送達、當日結案”,原告當事人程某表示:“沒想到不用跑法院,在一天之內就幫我解決了大問題,謝謝你們!”
5月24日,王哥莊法庭辦案人員在一起案件的送達過程中,了解到本案原告當事人作為農民工,經濟狀況比較困難。據悉,原告當事人程某系湖北籍外來務工人員,2021年6月,程某在位于青島市嶗山區王哥莊街道雕龍嘴社區某民宿酒店做木工,工期結束后一直未領到工錢,無奈訴至法院。
了解案情后,辦案人員發現雙方當事人爭議不大,但雙方當事人均在外地,難以迅速返青開庭。為盡快為程某解決問題,辦案人員建立微信群開展調解。在辦案法官組織下,原告在微信群里出示了主要證據,雙方當事人就付款金額、付款期限、付款方式等關鍵要素達成一致。經過一中午的工作,雙方達成初步調解意向,辦案法官迅速制作調解筆錄。
當日下午,法官通過網絡開庭方式連線雙方當事人,在線達成調解協議,雙方通過手機在調解協議上簽字確認。
經過中午的調解,下午網絡庭審從當事人上線到調解結束僅僅用了五分鐘。隨后,法院工作人員通過網絡電子送達方式,向雙方送達了調解書。
今年是“司法作風能力提升年”,嶗山法院大力弘揚“嚴、真、細、實、快”的工作作風,以司法為民、公正司法為宗旨,把群眾滿意作為根本標準,不斷探索“便民訴訟”新方法、新做法。針對事實清楚、爭議不大的案件,采用靈活的送達、審判方式,大大提升了審判效率,既有效減少了人員異地流動帶來的疫情傳播風險,又為當事人維護合法權益減輕了訴累,扎扎實實做到謀事為群眾、干事重實效。(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戴謙 通訊員 范天夢)
責任編輯:劉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