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0月8日訊 今天是中秋國慶雙節假期的最后一天,青島各公交樞紐和地鐵站開啟“返程模式”,不斷涌現的客流高峰讓交通壓力持續增大。為滿足市民和游客出行需求,青島公交和地鐵采取多項措施積極疏導客流,確保客流不在站點聚集。
青島火車站:公交“活地圖”志愿者上崗
返程高峰到來前夕,公交市南巴士公司結合往年小長假返程客流和今年小長假期間的相關運量進行分析研判,在充分掌握數據的前提下,明確下屬31條線路的客流特點,制定運營計劃、科學調整運力、適時加密班次,保障市民順利出行。此外,市南巴士公司“一路相伴”志愿服務團隊的志愿者們還前往島城人流密集的公交站點開展特色服務。
8日上午,青島蘭山路上的一處公交站點前排起長隊,不少候車乘客攜帶行李箱和包裹準備乘車,“一路相伴”志愿者們身披綬帶、手持引導旗,引導候車乘客有序排隊、文明乘車,并為乘客提拿重物、扶上送下、導乘引路。“這個站點在火車站附近,不少人都會選擇在這里進行換乘,站點的人流量很大。”志愿者郭宗晨告訴記者,為給廣大乘客提供周到細致的服務,他們不僅準備了礦泉水、一次性口罩和應急藥品等免費發放給有需要的乘客,還利用業余時間查詢了由該站點前往島城各區及地標性景點的換乘方案,成為乘客們的“活地圖”。“在服務中,我們發現乘客中既有出游返程的,也有錯峰出游的,志愿者們會根據不同類型乘客的需求提供最佳換乘方案,用真情服務與乘客們一路相伴。”
青島北站:公交志愿者架起 “人工傳送帶”
8日上午,記者在鐵路青島北站東廣場公交停車場看到,一批身掛“禮滄樂巴”綬帶的公交志愿者正忙碌著:他們有的架起 “人工傳送帶”,幫旅客搬運大件行李;有的在引導乘客申請健康碼;有的在提醒乘客戴好口罩有序乘車……
公交李滄巴士公司有207路、118路、24路等多條線路與青島北站銜接,縱跨青島多個區域,是很多旅客抵青后的換乘優選線路。為滿足乘客出行需求,李滄巴士公司與青島北站建立聯動機制,根據火車到站信息,安排運力及時疏散客流。
李滄巴士工作人員任霞告訴記者,假期客流高峰來臨,攜帶行李及特產返青的旅客隨處可見。7日和8日,公司組織志愿者走進青島北站、李村公園等客流密集區域,幫行動不便及攜帶行李較多的乘客搬運行李,同時為外地來青的游客提供線路咨詢等服務。
雙節長假,青島地鐵線網客流達300余萬人次
雙節期間,乘坐地鐵的客流也持續增多。觀海新聞記者從青島地鐵了解到,從10月1日到10月7日,青島地鐵線網總客流約324.07萬人次,日均46.30萬人次。其中2號線127.81萬人次,3號線131.00萬人次,11號線35.46萬人次,13號線29.80萬人次,總客運量排名前五的車站分別是:五四廣場站、李村站、苗嶺路站、青島站、青島北站。
國慶假期即將結束,青島地鐵的運營服務時間相應進行調整。根據季節性延時安排,季節性延時自10月9日起結束,2、3號線恢復季節性延時前末班車時間。同時根據客流特征分析,自10月9日起,11號線苗嶺路末班車時間較延時前延長15分鐘,13號線井岡山路末班車時間較延時前延長15分鐘。(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建亮 通訊員 韓堯鈺 王正宇)
責任編輯:榮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