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海陽市西遠牛莊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6個溫室技控大棚和一大片果蔬種苗基地。“我們村種了‘魯厚甜1號’網紋瓜、‘煙薯25’紅薯、有機草莓等,一共210畝,長勢很好。”村民李堯璞打開了話匣子。
海陽鼓勵號召村“兩委”干部領辦合作社,以合作社的形式帶動村民發展村集體經濟。西遠牛莊村黨支部書記林永清領辦了合作社,通過入股、置換、上工等方式把群眾組織起來、把土地流轉出來,不斷改良土壤和種植品種,打破村里的發展困局,開啟了抱團發展的致富道路。
海陽市特色農產品多,白黃瓜、大櫻桃遠近聞名,而靠海的西遠牛莊村是沙壤地,貿然種“海陽特產”有較大風險。林永清帶著黨支部成員直奔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果真是不虛此行,研究所專家說,“魯厚甜1號”非常適應沙地生長,植株長勢、抗病性較突出,還有果肉厚、口感細膩、清香多汁等優點。經過反復對接協商,2017年5月,山東省農科院“魯厚甜一號”網紋瓜育種基地落戶西遠牛莊村。
林永清想方設法謀發展的韌勁得到了認可,村里爭取到了上級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項目資金100萬元,合作社順利建設了6個果蔬大棚。
2018年4月,在林永清的牽線下,山東省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與核電裝備制造工業園區管委簽署協議,在西遠牛莊村設立海陽甜瓜產業博士工作站,以黨支部領辦的合作社為實驗基地,省農科院定期向合作社派駐博士進行實地實驗。這既幫助合作社社員解決種植施肥等技術難題,又將研發的新品種率先試種推廣。
發展無止境。有了網紋瓜的成功探索,村黨支部又盯上了“煙薯25”地瓜。林永清代表合作社積極對接煙臺農科院,利用流轉的土地試種種苗100畝,2018年銷售種苗300余萬棵,按每棵0.2元算,當年收入60萬元左右,社員每人分紅近9000元。緊接著,林永清又盯上了國外的先進技術和新品種,引進草莓種植品種和技術,目前已發展草莓育苗及種植基地80畝,試種20多個新品種。(YMG全媒體記者 唐壽銳 通訊員 陳菲菲 焦坤)
新聞速遞:煙臺鄉村振興現場會舉行
10月10日,煙臺全市鄉村振興現場會舉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對山東工作重要指示,全面落實全省鄉村振興座談會精神,安排部署下步煙臺鄉村振興的重點任務。
早上7點,與會人員統一集合出發,實地觀摩蓬萊區昊林果品合作社示范基地、龍口市黃山館鎮格潤富德農牧項目、館前后徐村、驛東新苑黨群服務中心、招遠市金嶺鎮大戶陳家村等。(膠東在線融媒體記者 徐子植 周瑞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