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跳轉手造街平臺
從貝雕到烙畫,從沉香到黑陶,青島這個時尚的現代化都市,正在向世界展示其獨具地域特色的民間手工技藝。民間技藝勾勒出青島的人文風貌,是這片土地在長久的歲月中所積聚的文化記憶,浸潤著中國流傳至今的美學藝術。





年華易老,技藝永存,手造藝術融入人們的文化生活,嵌入文化產業發展之中,展現出日新月異的時代氣息和創新活力。如果說,現代生活為手造帶來傳承希望與創新活力,那互聯網則為青島手造產業化發展打開了新方式。

6月9日上午,在中共青島市委宣傳部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青島手造產業融合平臺——“青島手造街”在“山東手造、青島有禮”2022年青島市首屆手造節上正式上線發布。手造街平臺聚集特色制香、國潮文創、草編、飲食、貝雕螺鈿、剪紙刺繡、木質家具、其他手工等八大青島手造藝術品類,支持多平臺一鍵跳轉查看購買,隨著各類手造產業網絡店鋪的不斷加入,手造街平臺內容不斷豐富,正在逐漸發展為青島乃至山東手造產業的線上交易匯集地,為打造“手造”藍圖貢獻青島力量。
“八大板塊”一鍵式購買


隨著手造文化的興起,很多手造匠人在保持原生技藝的同時,開始有意識地開發手造產品,但很多手造產品即使制作出來,在市場銷售上也會遇到難題。手造街平臺通過整合青島手造資源,設置青島手造藝術產品八大板塊,打造“青島手造”品牌,提高產品附加值,優化手造匠人與市場和消費者的購買渠道,為手造匠人解決銷售難題的同時更好地促進青島手造的發展壯大。八大手造品類板塊,1000多種工藝產品,青島手造街平臺精心挑選有創意、有文化、有品質的“三有”產品上線,為廣大用戶提供一鍵式購買服務,更好地滿足人們時尚化、個性化、多樣化的消費需求。
“手造資訊”助力文化傳播與發揚

手造文化的延續靠傳承,也靠傳播。“酒香也需勤吆喝”,在青島手造街平臺的“手造資訊”板塊,包含了泥塑、草編、糖畫、鋦藝等眾多青島手造資訊,在這里用戶可以及時了解到手造的最新消息。同時“手造資訊”板塊還開設了“傳人說”欄目,目前已經深入采訪了17位青島手造傳人,追溯青島歷史文化脈絡,探尋手造藝術背后的傳奇故事,深入了解手造的藝術和魅力。
對于手造來說,讓更多的手藝人、手藝事被大眾“發現”,被市場“發現”,是發揚手造工藝、傳承手造文化的重要一步。
“區市手造街”拉動經濟文化雙發展
青島有“七區三市”,每個地市都有各自的獨特文化藝術,平度草編、城陽剪紙、嶗山綠茶等等都是各自手造文化的杰出代表。為了更好地展示青島各區市手造產業,促進區市手造產業文化發展,青島手造街平臺專門下設了“區市手造街”版塊,為區市經濟文化發展增添手造新活力。

墻內開花墻內也香,手造藝術不僅是對文化的傳承與傳播,更是對各地經濟的一個有力推動。平度新河鎮依靠“草編經濟”在2021年就達到了年產值近30億元人民幣,全鎮草編工藝品企業達120余家,從業人員2萬余人,成功推動“指間技藝”成為“指間經濟”;西海岸“錦貝傳說”的螺鈿工藝品通過線上電商平臺銷售,在2021年銷售額達千萬;如果說手造藝術讓各區市文化遺產“活”起來,那么手造產品就是讓各區市經濟“熱”起來,青島手造街打造青島手造產業融合平臺,集服務、宣傳、銷售、產業孵化為一體,通過手造產業化創新讓手造藝術在現實生活中結出累累碩果,讓各區市名為經濟、文化的種子顯露勃勃生機。




手造文化發展至今,跨越歲月長河,歷久彌香。如何讓山東手造文化在新時代里熠熠生輝,這是一個重要的歷史抉擇,期待山東手造在中國、在世界大放光彩!
點擊跳轉手造街平臺
(智慧青島記者 劉爽 趙振宇 攝影/孫煜)
責任編輯:張慕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