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傳統與時尚,厚重與精致,守正與創新,沉穩與活力。在幾千年的發展中,青島的手造業將“傳統”與“時尚”融合,形成了自己獨有的特色,手造藝術使這個城市擁有了更獨特的吸引力。由中共青島市委宣傳部指導,青島市文化和旅游局支持,青島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青島市總工會、青島日報報業集團主辦,青島市民間文藝家協會、青島市手工藝協會、觀海新聞、智慧青島、齊魯工惠·青島行承辦的“山東手造 青島有禮”2022年青島市首屆手造節火熱進行中。
今天起,為您帶來“青島首屆手造節·產業說”系列主題報道??础扒鄭u手造”在新時代里,如何引領產業風潮。
“青島首屆手造節·產業引領篇”丨平度傳統制香工藝
中國幾千年的文明,造就了浩如煙海的傳統文化,其中有一門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歷史源遠流長的精髓文化,這就是——香文化。
香,靈動高貴而又樸實無華;玄妙深邃而又平易近人。它陪伴著中華民族的歷代英賢走過了五千年的滄桑風雨,走出了華夏文明光耀世界的燦爛歷程。

中國香文化最早可追溯至史前6000多年的石器時代,它萌芽于遠古祭祀之禮;起始于春秋佩香之德;成型于漢代和香之貴;成熟于盛唐用香之華;普及于兩宋燃香之廣;完善于明清品香之勢;衰敗于亂世征戰之憂;回春于安定和諧之世。

平度市位于膠東半島西部,氣候四季分明,各種植被物料豐富,大澤山脈山水靈秀,為平度傳統制香工藝提供了天然的原料和水資源。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富有平度特色的香工藝由此誕生。
平度傳統制香工藝主要分為備料、和料、成型、晾曬、包裝、窖藏幾部分。
首先,在備料時要根據色澤、香味、大小衡量材料,再通過粉碎機粉碎成碎末,將原料中的榆木粉、黏粉等香料進行過篩處理,確保整潔;之后的和料要通過配料和攪拌將篩選后的粉狀原料根據不同的用途、按照不同的比例,搭配當地山泉水混合攪拌,這是整個制香過程中最關鍵的一道工藝;攪拌的原料和成型后的成品,放置于陰涼處發酵,發酵程度決定了香的黏性與香氣,最后再根據所需形狀制作成型、晾曬、包裝、窖藏。這樣,一份香質細膩、留香持久的香才算制作完成。

百年傳承,香都平度。王亞利是王氏傳統制香工藝的第四代傳承人,為傳承傳統香制作技藝,近年來,王亞利先后成立了懿品雅生活工作室和青島元開香業有限公司,在傳統制香工藝的基礎上,結合平度的地域特色,王氏傳統制香工藝在向生態創新、高端精細、健康文化性轉變的同時加以產業化帶動,與平度城市IP名片相融合,研發了“二十四節氣”香文化系列產品。
為進一步將平度制香工藝傳承并發揚光大,王亞利在店子鎮設立了平度傳統香工藝展示中心,集工作室、體驗室、傳習所、展示臺多功能于一體,將香文化產品統一擺放并進行展示,定期組織各種技藝傳承、講座等活動。


作為一項利民的傳統技藝,平度的傳統制香工藝承載了民間生活方式中的一種,是區域文化、農耕社會的縮影,對于研究民俗風情、文化傳統、商貿變革、促進當今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重要意義。
平度傳統制香工藝的選材、造型等方面在充分注重實用性、利民性的同時兼具了審美性和當地性,依據各種藥材、花草等用料以及地方氣候特點因材施方,使用多種制作方法,化凡為奇,實現了傳統制香工藝的整體性發展。
隨著國家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和鼓勵,走過百年風雨的平度傳統制香工藝正向著正規化、系列化、多樣化發展,在保留了傳統香文化底蘊的基礎上,又呈現出了符合當下審美的新形態,為平度傳統香文化的發展和傳承不斷注入新的內涵和活力,正逐漸成為平度市傳統文化的新名片。(智慧青島記者 寧曉寒 趙振宇)
責任編輯:劉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