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麗麗是中國海洋大學一名大三的本地學生,由于疫情的原因暑假前期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實習工作,本以為這個暑假就要“宅”在家的時候,郭麗麗在“青春市北”微信公眾號上了解到了市北團區委依托“青鳥計劃”平臺開展的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本來抱著試試的心態,沒想到立馬就在平臺上找到了心儀的實習崗位,在市北區臺東路街道辦事處開始了暑期實習生活。
“這段時間,我跟著同事們前往芙蓉路社區、沈陽路社區和新華里社區進行考察測評,總結撰寫民主測評情況,每天都有新的收獲和體會。這次的實習讓我對街道和社區的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對于我以后的職業規劃有了更多的啟發。”郭麗麗說道。
今年以來,共青團市北區委緊緊圍繞市北區“招才引智”找準工作定位,積極發揮“青鳥計劃”線上招聘平臺作用,堅持做好“聯絡員”和“服務員”,通過線下座談溝通、線上連線直播共同發力,積極打造“青鳥計劃·鳳棲市北”青年人才服務品牌,拓寬高校學子與優秀企業間的交流渠道。特別是,進一步優化暑期實習工作形式,精準搭建了高校學習與基層社區的互動溝通平臺,吸引優秀青年大學生到市北區基層參與實習工作。
青鳥計劃
鳳棲市北
依托平臺
探索大學生參與基層治理新途徑
結合暑期,團區委積極探索高校學生參與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有效形式,依托“青鳥計劃”線上招聘平臺,發布基層實習招聘崗位,旨在發揮高校大學生的智力優勢、專業優勢,引領青年投身網格治理與建設,促進青年網格融入與成長,使各位在校學子能夠將所學理論知識和技能運用到基層實踐中去,切實提升自身工作能力和綜合素質。
精準對接
助力大學生暑期實踐增才干
在服務街道社區需求的前提下,團區委在前期與有意向招募暑期實習生的街道社區對接、研究,充分考慮在校大學生的專業水平與現實條件,提供更加適合在校大學生的鍛煉實踐的崗位,量身定制實習內容,共發布財務類、宣傳類、綜合類等實習崗位40余個,收到簡歷240余份,目前,區機關、臺東街道、鎮江路街道的16余位實習大學生已陸續到崗,后期團委將持續對接企業和單位,為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提供更新穎的方式和更多的機會。
貼心服務
吸引大學生了解市北,引鳳還巢
對“青鳥計劃”平臺上投遞實習簡歷的在校大學生進行“一對一”對接,對已經到崗到位的做好實習跟蹤服務,對還未開始實習的做好崗位推薦服務,持續助力大學生順利參與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同時,為進一步幫助大學生了解市北,熱愛市北,團區委組織開展各類企業參觀、業務培訓等工作,先后前往廣興里——青島工業設計創新中心,參觀學習工業設計與文化創新,了解青島歷史文化記憶片區發展規劃;走進視覺志、古麥嘉禾等新媒體公司,了解新媒體發展等情況,幫助大學生提前融入社會,了解崗位就業知識,助力青年風棲市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