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中有火,眼里有光”。作為青島的創新高地、產業高地、人才高地和開放高地,青島高新區有熱度,整座城市就充滿活力;高新區有厚度,整座城市就充滿張力。
7月1日下午,以“實體立區 創新引領 金融賦能”為主題的青島高新區科技創新大會舉行。市委常委、副市長,青島高新區工委書記耿濤出席活動并致辭。

大會舉行了科技創新優秀企業和創新創業人才授牌儀式。其中,青島盤古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邵安倉等獲“科技創新特殊貢獻獎”,青島海爾生物醫療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技術負責人獲“科技創新杰出人才獎”,磐維科技(青島)有限公司等企業獲“顛覆性技術明星企業”,融智生物科技(青島)有限公司等企業獲“科技創新領軍企業”,中車制動系統有限公司等企業獲“研發投入十強企業”,青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創業服務中心等載體獲“優秀孵化載體”。
會上,青島高新區發布了《促進科技金融發展專項行動計劃》,將通過設立科技創新基金、發展科技信貸等舉措進一步優化科技金融環境,著力打造“科技企業孵化區”“創投風投密集區”“科技信貸示范區”“上市公司孵化聚集區”。活動現場還進行了科技特色支行、科技金融創新服務中心揭牌儀式以及科技創新再貸款、高新貸銀企簽約儀式,將加快以一流金融環境助力科技創新和產業高質量發展。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抓住了創新,就抓住了牽動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牛鼻子”。
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把“創新型”作為未來的四個發展導向之一,就是要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強化科技創新策源轉化功能,打造國際化創新型城市。
這次大會是一次動員會、誓師會,堅決扛起青島科技創新“主引擎”“主陣地”重任,致力于讓“火炬”燃得更亮,讓“引擎”動力更足,錨定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高科技園區”,青島高新區加速奔跑。
01
典型引路,凝聚“比學趕超”勁頭
回眸過去百年的全球城市化進程,創新始終是左右城市經濟發展的核心驅動力,賦能產業轉型、推動城市向前發展。近年來,青島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完善技術創新體系,科技創新策源能力不斷增強。
作為全市創新創業主陣地,青島高新區科技創新大會為科技創新優秀企業和創新創業人才授牌,表彰一批明星企業、杰出人才、孵化載體等,釋放出強烈信號——他們是科技創新的“C位”和“主角”,在推動科技創新這一“關鍵變量”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中做出了突出貢獻。

其中,融智生物科技(青島)有限公司、磐維科技(青島)有限公司、青島慧拓智能機器有限公司獲2021年度顛覆性技術明星企業獎授牌。在去年底舉辦的首屆全國顛覆性技術創新大賽領域賽中,這3家高新區企業從全國120個參賽項目中脫穎而出,獲優勝獎并晉級全國總決賽,全市占比達33%。
據了解,融智生物先后取得全國首張微生物質譜儀配套試劑醫療器械注冊證(二類)、山東省首張“飛行時間質譜儀”醫療器械注冊證(二類)。磐維科技 (青島)有限公司磨利“工業牙齒”,通過自主研發,顛覆傳統熱壓燒結工藝,新一代金屬基多孔超硬磨具應運而生,讓國產超硬磨具廣泛應用于先進制造業成為可能。青島慧拓智能機器有限公司將核心技術攻關與真實場景需求牢牢結合,打造出世界唯一全機型、國內唯一多礦種、全場景適配的智慧礦山操作平臺,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在青島高新區,“顛覆性”始終伴隨著“創新”的引領和強有力的支撐。透過這次會議,也可以為青島高新區企業的創新能力素描畫像——
青島易邦高等級病原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ABSL-3、BSL-3)獲科技部批復,為全省首家由企業承建的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建成后將成為我省同類實驗室中規模最大、實驗種類最多的實驗室。康復大學參與建設的“山東省骨科與運動康復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正式獲批,實現全市省級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零突破。海爾生物、智騰微電子、市光電院等單位產品為中國空間科研和空間探索、神舟系列、北斗系列發射等國家戰略提供科技支撐……
表彰是為了擇善而從,表彰是為了樹立典范。在現場,每一授牌后,都會收獲熱烈掌聲。足以見得,這次大會也通過典型引路,凝聚“比學趕超”勁頭。
企業家們表示,將把創新作為發展的第一戰略,深耕主業做專做精,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努力在更高層面、更新領域突破一批核心關鍵技術,不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對區域發展的貢獻度。
各類人才表示,將以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為己任,積極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腳踏實地搞創新、辦企業,不斷增強創新思維、專業素養、實踐能力,為區域創新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能,與青島高新區,與青島一起進步、共同成長。
02
探索打造科技金融的“青島樣板”
“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是國家高新區的使命和擔當,也是青島高新區助力青島實現城市發展新愿景的擔當所在。青島高新區始終將創新擺在核心地位,以賦能全市創新創業為目標,在加快產業創新、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高能級平臺建設、創新生態培育上實現新突破,加快打造創新驅動發展示范區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努力成為全市科技創新的“火炬”和“引擎”。
在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的構建中,青島把產業與城市的關系置于一個全新的、更高的維度予以強調。

根據市委關于振興發展實體經濟的有關部署要求,青島高新區構建“1+2+1”現代產業體系,特別是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產業這個核心產業,目前高新區醫療醫藥產業集聚了全市1/3的市場主體,貢獻了全市1/4的營業收入,還將依托康復大學,突出康養特色,堅持招大育強,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和國內競爭力的“中國康谷”。
在6月20日舉辦的第三屆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重點合作項目集中簽約儀式上,青島高新區分別與阿斯利康簽署阿斯利康區域總部項目合作備忘錄、阿斯利康吸入氣霧劑生產供應基地項目戰略合作協議,與埃地沃茲簽署埃地沃茲真空泵制造三期項目協議。
創業艱難百戰多。對于不少創業者來說,最難熬也最遺憾的事情,也許就是手握高科技,同時也有不錯的市場前景,但往往會因為缺錢倒在了黎明前的黑暗。因此,科技創新離不開科技金融的強力支撐,有了金融的源頭活水,科技企業就能解除資金的后顧之憂,心無旁騖發展主業。所以,今年的青島高新區科技創新大會特別提出金融賦能。
會上,青島高新區重磅發布《青島高新區促進科技金融發展專項行動計劃》,目標是到2024年末,通過打造“四區”,創建科技金融“青島樣板”——
打造“科技企業孵化區”,2024年末核心區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超過1000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超過600家;
打造“創投風投密集區”,到2024年末創投風投機構超過100家,基金規模超過100億元;
打造“科技信貸示范區”,到2024年末推動區內銀行存貸款總額超過600億元,區內科技企業貸款規模超過60億元;
打造“上市公司孵化聚集區”,到2024年末上市公司超過8家,上市后備企業超過50家。
引金融活水澆灌實體經濟,用資本力量激活科技創新。早在2011年高新區在青島市率先設立了政府引導基金。截至目前,累計出資3.1億元,參股子基金15支,基金實繳規模22億元。累計對外投資80余家企業,其中上市及擬上市企業有25家。會上還特別提到在企業上市政策支持方面,分階段給予1000萬元補助資金。
03
打造全國知名的灣區科創走廊
青島高新區是1992年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的國家級高新區,也是山東半島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為“一區多園”發展格局。
其中,膠州灣北部主園區自2008年5月啟動建設以來,始終緊扣“高”和“新”的發展定位,搶抓機遇、踔厲奮發,昔日的鹽田荒灘已精彩蝶變為“北岸明珠”,國家雙創示范基地建設獲國務院督查激勵,獲批全國首批、全省首個企業創新積分制試點園區。

作為大會中的重要一項,青島高新區一區多園科技成果及產業發展場景展示中心正式啟動。展示中心是高新區“一區多園”科技內核展覽展示的重要板塊,以建設全國知名的灣區科創走廊為目標,突出“產業強能、創新賦能、開放聚能、生態引能”,是科技創新的載體、科技成果展示的平臺、高端智慧連接的橋梁,是以服務企業為主,面向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的科技展示、人才交流、技術交易和信息服務平臺,全面展示全市創新創業的亮點、產業研發能力的制高點、產業集群的硬實力。
而立之年再出發、再超越!大會也為各園區上了弦——要秉承“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初心使命,錨定“奮戰五年、重回前十”目標,將分布在鰲山灣、膠州灣、靈山灣等灣區的科創資源“串珠成鏈、聯合融通”,構建各園區緊密配合、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的新格局,打造全國知名的灣區科創走廊。
下一步,青島高新區將牢牢把握“高”“新”發展定位,堅持產業強區,在筑牢實體經濟根基上拼盡全力,扎實發展實體經濟、做大主導產業。堅持創新驅動,在推動科技自立自強上踔厲奮發,充分發揮輻射帶動作用。引金融活水澆灌實體經濟,用資本力量激活科技創新,助力新發展格局,為青島高質量發展賦能加力。

青島高新區昨天靠創新起家,今天靠創新當家,明天還要靠創新發家。只有下好創新“先手棋”,加速主導產業集群化,青島的“火炬”才能燃得更亮,“引擎”才能動力更足。
作者 | 周偉
責任編輯: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