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0月12日訊 為深入推進排水管網精細化管理,助力城區河道生態恢復,有效提升污水收集率和處理效能,日前市水務管理局下發通知,自即日起至年底前將開展“清水入河、污水入管”專項整治行動,實現符合河道生態補水水質標準的清水“應排盡排”,外水進入污水管網系統的漏洞“應堵盡堵”,城區管網覆蓋范圍內的居民生活污水“應收盡收”,確保“污水不入河、外水不進管”,提高城市污水處理廠運轉效率,不斷增強污水處理工作成效。
【清水入河】
對施工降水利用好的企業可適當獎勵
在具體整治內容上,要求各區市排水主管部門加強城區建筑工地施工降水的排水管理。建設泥漿沉淀池,將施工降水經沉淀后排入調蓄池;施工降水井的水可以直接排入調蓄池,自調蓄池利用水泵通過管道將達標水排入附近水體,用作河道生態補水。結合各自實際,積極推廣“共享藍管”經驗做法,就近將多個工地項目共建排水管道,匯聚施工排水,減少管道重復建設。對施工降水利用較好的施工企業,可視情采取適當形式給予獎勵;對于不遵守相關規定仍然向城區污水管網或雨污合流管網排放施工降水的施工企業,應按標準征收城市污水處理費。
加強建筑中水和小區凈水機尾水排放管理。以用定產,鼓勵將處理后的中水全部進行回用,禁止排入城市污水管網。要組織開展公共建筑和居民小區凈水機利用情況的摸底排查,掌握使用數量、尾水排放走向等信息,制定回用方案,合理利用尾水。鼓勵對凈水機尾水優先用于小區綠化和道路清洗,有條件的要加裝尾水回收利用裝置。確實不能回用的,可排入雨水管道,禁止排入污水管道。
加強地表水滲漏治理。各區市排水主管部門加快改造在城區河湖溝渠的側面或底部修建的污水管道,條件成熟時優先列入年度城市建設改造計劃,盡早停用鋪設在河湖溝渠底部的污水管網。要加大城區污水管網維護修復工作力度,及時封堵外水進入污水系統的各類漏洞。
【污水入管】
將洗車業污水排放納入污水管理體系
在污水處理方面,要求改造或取消城區化糞池。各區市排水主管部門要組織排查居民小區、公共建筑及企事業單位內部化糞池,對現有化糞池要列出改造計劃,加快實施改造;對新建建筑一律取消內部化糞池,不斷提高城市污水處理廠進水可生化性。
加強城市“小散亂”污水排放管理。主動服務,按照疏堵結合原則,為集中連片的商鋪攤點創造便利的排水條件,避免將商鋪攤點污水排入雨水系統。要加強城市管理執法部門的協同配合,積極開展聯合執法檢查,加大對隨意排放和破壞、堵塞排水管網等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
加強洗車業污水排放管理,將其納入污水管理體系,禁止將污水排入城區雨水管道。鑒于洗車污水泥沙含量較高,鼓勵洗車業戶建設小型污水沉淀池,污水經沉淀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網。
各區市排水主管部門要加強對排入城區污水管網的工業企業廢水排放監管,嚴格落實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制度,對進入城市污水管網的工業企業進行排查,建立納管企業清單。組織生態環境部門、污水處理專家、工業企業代表、城市污水處理廠等各方代表對重點排水單位進行評估,經評估認定污染物不能被城市污水處理廠有效處理或可能影響出水穩定達標的,同時提出處理意見。(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吳帥)
責任編輯: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