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0月12日訊 平度李園街道西河洼村的侯新新、侯忠新是對堂兄弟,是對幸福又幸運的哥倆,因為他們都娶了善良又賢惠的好媳婦兒。哥倆的叔伯侯寶柱出生時就患有嬰兒癱,生活不能自理,一直以來,照顧叔伯的重?fù)?dān)都壓他們的母親們身上。看到母親們年老體邁,哥倆的妻子徐研秋和崔春梅主動接過長輩的擔(dān)子,繼續(xù)傳承優(yōu)秀家風(fēng),孝老愛親。兩妯娌無怨無悔精心照顧夫家癱瘓的叔伯12年的故事,被廣泛稱贊。近期,崔春梅、徐研秋這對妯娌因事跡感人,還被評為“青島文明市民”。
無微不至伺候癱瘓二叔
陽光灑進村莊的每一個角落,西河洼村的第一縷炊煙裊裊升起,在侯忠新家里,妻子崔春梅也早早起床,做好了熱騰騰的早飯后,伺候二叔洗漱、吃飯,整理床鋪,打掃房間,崔春梅又開始了一天的忙碌。
原本侯忠新和崔春梅有著自己的事業(yè),養(yǎng)了幾百頭豬,小倆口忙里忙外的,一絲空閑都沒有。“二需要有人伺候就沒時間養(yǎng)豬了,只好雇了工人和我愛人一起管理養(yǎng)豬,”崔春梅既負(fù)責(zé)伺候二叔侯寶柱,又要照顧自己的家庭。
從一日三餐到二叔的個人衛(wèi)生清潔,崔春梅都照顧的十分體貼到位。“常年臥床的人胃腸蠕動緩慢,瓜果蔬菜必不可少”,崔春梅每天換著花樣調(diào)理飲食,既保證營養(yǎng),又讓二叔吃的開心。夏天天氣熱,崔春梅每天都幫二叔洗澡擦身子,“一開始也會不好意思”,但她仔細一想,自己是二叔的侄媳婦,算是半個女兒,心里就坦然了。每次二叔大便后,崔春梅都會用濕布清理干凈后再擦干,說這樣二叔能舒服一些。每提起這些事,崔春梅總說:“孝敬老人是應(yīng)該的,沒什么好說的。”
精心照顧詮釋人間大愛
侯忠新和崔春梅一家為二叔付出了很多,弟弟侯新新和徐研秋一家也毫不遜色。侯新新在青島工作,為了精心照顧二伯,徐研秋辭去了自己的工作。“大嫂照顧二伯盡心盡力,還雇了人養(yǎng)豬,我也不能落后啊”,她每天把孩子送到學(xué)校后,就忙著服侍癱瘓在床的二伯洗臉吃飯,幫他倒尿盆,收拾衛(wèi)生,等到她自己吃飯的時候,往往就是冷飯剩飯。她經(jīng)常問二伯想吃什么,只要二伯想吃的,她就立馬出去購買,想盡辦法滿足他的要求。農(nóng)忙時,她再忙也會回家做飯,定時讓二伯吃上熱乎乎的飯菜。
徐研秋日復(fù)一日的照顧二伯,每天用溫水給他擦洗身體,既講衛(wèi)生,也增加血液循環(huán),保證身體健康。她說:“二伯的年紀(jì)大了,大小便開始失禁,需要更多的照顧了,負(fù)擔(dān)是重了一點,但我會堅持下去。”她每天都要把二伯的排泄物收拾干凈,給他擦洗身體,再將弄臟了的褥子、被子、內(nèi)衣等清洗干凈。有時二伯大便困難,她就用手去摳,老人嘔吐出的污穢,她馬上就洗。從來不嫌二伯臟,盡心盡力的去照顧。
不管冬夏,徐研秋都會定期給二伯洗澡,“我一個人的力氣不夠,每次都要婆婆幫我架著二伯進衛(wèi)生間,二伯每次洗澡總是很開心,咧著嘴笑著像個孩子”。
堅守12年孝心感動鄰里
“辭了工作后,家里的條件有點緊張,想幫我愛人減輕點負(fù)擔(dān),但二伯也要照顧好,就批發(fā)了衣服到夜市上去賣,”徐研秋說,“雖然掙得不多,但是能為家里出一份力,我就很滿足。”當(dāng)我們問她,這么多年一直照顧著二伯值得嗎?她說:“這有什么值不值得的,我們都是一家人,照顧一家人不是應(yīng)該的嗎?”
正是因為崔春梅和徐研秋4300多個日夜里無微不至的照顧,老人雖長期臥床,但卻一個褥瘡都沒有,面容整潔,容光煥發(fā)。
這12年間,老人沒有生過大病,偶有身體不適,頭痛發(fā)燒,徐研秋就第一時間將村醫(yī)請過來,讓醫(yī)生盡快給二伯診斷。給二伯喂藥時,怕嗆著他,她就把一只胳膊騰出來讓二伯的頭枕著,用另一只手給二伯喂藥。除此之外,還用熱毛巾不斷給二伯擦洗身體,幫助退燒,經(jīng)常一忙一整夜,從不讓老人受到一點委屈。提起她們來,西河洼村書記侯寶福也豎起大拇指:“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她們這么多年不離不棄,一直照顧和自己沒有血緣關(guān)系親人,實在讓人感動!”
崔春梅和徐研秋尊老愛親,幾十年如一日的表現(xiàn)把孝順二字詮釋的淋漓盡致,她們是孝老愛親的表率,是文明家風(fēng)的傳承,是最好的榜樣。
(觀海新聞/青島晚報 記者 馬丙政 通訊員 孫科強)
責(zé)任編輯:馬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