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0月13日訊 社區是居民生活的主陣地,除了居民間的家長里短,還有親子溝通、姐妹團結、心理調節……結合社區、村莊實際情況,即墨區婦聯在該區打造了名都苑、佳源都市、泉東新村、鰲角石村和瑞草園5個青島市婦女微家示范點。這5個示范點“一家一風格,一家一特色”,以最接地氣的方式服務婦女群眾。
“有的孩子會出現情緒煩躁、愛發脾氣、厭學的情況,作為家長一定不要采取退縮、指責、抱怨等不良應對方式,要多關心孩子,讓他們參加繪畫、書法、跑步、唱歌等文體活動,這都是一些合理宣泄情緒的方式。”日前,在名都苑“婦女微家”活動室中,心理咨詢師楊倩為居民進行了一場以“心理健康、生命陽光”為主題的心理健康教育講座,家長們踴躍提問,現場氣氛很是熱烈。
“社區會定期邀請專家為居民講解心理防護、調解情緒、緩解壓力、調適家庭關系等心理健康知識,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評。”名都苑社區黨委書記江玉貞告訴記者,社區婦聯正積極探索把“婦女微家”向社區各領域拓展,集聚優勢資源,做強品牌特色。
“一開始很生氣,經過調解,感覺氣也都消了。”在北安街道泉東新村“泉心泉意·婦女微家”調解室里,村民趙彩霞經過工作人員耐心調解,心情舒暢了不少。據介紹,這是今年以來北安街道“調解溝通志愿婦女微家”成立后,成功調解的第4例家庭矛盾。
“為避免雙方矛盾加劇,村里也是下了一番功夫?!闭谶M行調解的泉東新村黨委書記胡孝艷介紹,“調解室中除了法律常識宣傳牌,還特意擺放了綠植,燈光也選擇了柔和舒服的顏色,目的就是讓大家情緒有所舒緩,能夠心平氣和地坐下來面對糾紛,促使矛盾更好地達成和解?!?/p>
據介紹,“泉心泉意·婦女微家”調解室整合轄區內原10個村莊的婦女班子和平臺資源,吸納婦聯主席、非遺傳承人、優秀企業家等10余名婦女骨干,開展巾幗志愿服務等活動,進一步將婦女工作落地、落小、落實,將婦女兒童活動做細、做活、做真,輻射服務轄內2568戶家庭的婦女群眾。
走進佳源都市社區的“婦女微家”,有陣陣歡歌笑語傳來,“沒事我就來這坐坐,和姊妹們聊天拉呱,就像回娘家一樣。”佳源都市小區居民王秀麗笑著說,為了豐富婦女群眾生活,社區定期組織包粽子、卡餑花、廣場舞等活動,“讓小區姊妹們的心更齊了?!?/p>
今年以來,即墨區婦聯創新建立了區鎮兩級婦聯執委每人聯系3個村居婦聯主席、不少于30名婦女群眾的“1+3+N”工作制度,高標準建設“婦女微家”,打通聯系婦女群眾的“最后一米”,將婦聯組織的服務和活動延伸到婦女群眾生活的最小單元,使之成為婦女群眾最細微、最活躍、最貼近居民生活的服務平臺,讓婦女群眾切實感受到“娘家人”的溫暖。(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楊琪琪 通訊員 陳萌 李春燕)
責任編輯:劉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