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是就業最大的“容納器”,支持中小企業保經營穩發展是穩就業保就業的關鍵所在。為此,青島以“全面發力”的態勢,通過“返、減、補、幫”等舉措,持續為中小企業“供氧”“輸血”,厚植創新創業創造的沃土,努力營造良好創業生態環境。
人社部門主動打電話對接、指導企業填寫援企穩崗補貼申請,不到一個月讓企業收到近200萬元補貼款,及時化解了因疫情導致的訂單停滯、退單的企業運營難題……位于黃島區的一家建廠60余年的紡織老企業負責人楊先生告訴記者,“疫情期間盡管日子難過,但我們堅持沒有辭退一名員工。也幸好有這筆補貼支持,企業才能撐下來?!彼硎荆劫~的補貼款猶如雪中送炭,不僅解決了企業員工的工資和投保問題,還承擔了員工技能培訓的部分費用。由此,公司不僅回歸正軌,更是陸續接到了一些新訂單,營業額不斷攀升。
疫情期間,除了實施援企穩崗返還政策,主動對接企業,幫其降低用工成本、穩定就業崗位外,全市從今年2月起,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費,并按照國家、省規定將執行期限延長至今年年底,進一步減輕企業社保繳費壓力、降低人力資源成本。截至9月底已為全市22.7萬戶企業減免養老保險、工傷保險和失業保險費單位繳費111.4億元,預計全年可為企業減免社保費約145億元。此外,為減輕企業和低收入參保人員繳費負擔,我市企業和靈活就業人員社保繳費基數下限,繼續按照2018年度省全口徑平均工資的60%、即3269元/月的標準執行,可不上調。同時,確有困難的靈活就業人員可自愿暫緩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未繳費的,可于2021年底前進行補繳,繳費年限將累計計算。
為鼓勵吸納就業,青島對全市各類用人單位招用就業困難人員、就業困難高校畢業生以及小微企業招用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簽訂1年及以上期限勞動合同、辦理就業登記、按規定繳納職工社會保險的,可申領社會保險補貼和崗位補貼。目前,全市共發放補貼2.43億元,惠及企業18250家。
作為靈活就業中的一項重要方式,青島市全面完善創業扶持政策,對符合條件的創業型個體戶、小微企業實施1萬元至3萬元的一次性創業補貼,并對帶動就業的創業企業,按照每個崗位2000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創業崗位開發補貼,全面助力靈活就業。目前,青島市累計發放創業扶持資金6.73億元,同比增長155%;1至9月份,青島市政策性扶持創業4.12萬人,同比增長95.7%。并出臺了新一輪創業擔保貸款政策,符合條件的創業者可申請最高6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創辦小微企業并符合條件的,可申請最高300萬元的小微企業創業擔保貸款。目前,青島已發放創業擔保貸款3.1億元,貸款貼息588.84萬元。
不僅如此,為減輕疫情給企業帶來的壓力,緩解成本高用工難的難題,全市實行降低醫保繳費費率和緩繳中小企業醫療保險費工作,進一步減輕企業稅費負擔。今年以來,全市連續三次降低企業醫保繳費費率,根據三次降費測算,上半年已減少用人單位醫保繳費約19.5億元,預計全年總體減負將達到39.1億元。
市醫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全市自今年3月1日起,對因受疫情影響,面臨暫時性生產經營困難,確實無力足額繳納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的中小企業實施醫保費緩繳。緩繳期間免收滯納金,職工正常享受醫保待遇。目前全市審核通過緩繳中小企業131家,涉及1.2萬人,已緩繳醫保費1626萬元。
“下一步,全市將持續做好降費政策落地實施,會同有關部門做好緩繳五項社會保險費聯合受理及報省審批相關工作,切實降低企業費用負擔,助力降低稅費和援企穩崗?!笔嗅t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任曉萌)
責任編輯:王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