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城市記憶,譜寫青春華章。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即將召開之際,全國研究生樣板黨支部——山東科技大學電氣與自動化工程學院研究生第四黨支部聯合湖南大學、北京科技大學、中國礦業大學、江西師范大學、吉林師范大學等15所高校的18個學生黨支部共聚“云”端,舉行“獻禮二十大·支部云共建”聯學聯建活動,追憶歷史,緬懷先烈,鑒往知來。活動自7月22日開始,8月20日結束,涵蓋山東青島、江西南昌、湖南長沙、吉林四平、江蘇徐州等15個省市。
“云”游的第一站為青島一戰遺址博物館,由山東科技大學電氣與自動化工程學院研究生第四黨支部主播主講。隨著解說員的引導,相關高校黨支部的黨員們走過“德占青島”“日德戰爭”“青島回歸”三個展廳,通過大量文字圖片展板和文物展示、場景復原、4D影院體驗、聲光電等現代化手段全方位、立體式參觀了自青島建置到主權回歸的艱難歷程,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誓死力爭,還我青島”的沉重含義,體會到了革命先烈們不屈的抗爭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

隨后,黨員同志們來到了青島山炮臺遺址。穿過狹長的作戰通道,眾人零距離接觸了炮臺內的發電機房、測繪室、彈藥庫、旋轉瞭望塔等軍事設施,深入了解了炮臺的內部構造。這些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歷史鐵證增強了大家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的危機感和使命感。

活動當日,參會的黨員們還通過“云”端跟隨吉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學生黨支部和內蒙古農業大學職業技術學院旅游管理系學生黨支部的鏡頭,“云”游了位于吉林省四平市的四平戰役紀念館和坐落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的烏蘭夫紀念館。眾人重溫了四平保衛戰的全過程,并深入了解了烏蘭夫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爭取民族解放和建設事業鞠躬盡瘁的光輝歷程和不朽功勛,上了一堂生動的革命傳統和黨史教育課。

以史為鑒,薪火相傳。此次參觀活動使研究生黨員深刻體會到一戰時期國人維護國家主權的愛國主義精神、四平保衛戰頑強不屈的革命精神以及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犧牲精神。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獻禮二十大 支部云共建——云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活動”,增強了學生黨員的歷史責任感,是一場震撼心靈的黨性洗禮。激勵著學生黨員銘記歷史、不忘初心,堅定理想信念,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把滿腔愛國之情化為科研學習的強大動力,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楊海濤 通訊員 張鵬 劉一燕)
責任編輯:楊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