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我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工作部署,7月29日—31日,青島水務集團參加了2022山東(青島)宜居博覽會暨中國(青島)宜居城市建設與城市更新高峰論壇。在會上展示了近年來服務民生方面的工作舉措和成效,受到了市民和業界專家學者的一致好評。展會開幕當日,青島市副市長常紅軍到水務集團展廳調研,察看了水務集團在做好民生保障、助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打造百億級海水淡化產業鏈等方面的工作。

展會期間,青島水務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夏正啟到宜居博覽會現場查看了集團參展情況,對水務展廳工作情況給予肯定,并就進一步優化供水水質提升、加快海水淡化核心設備國產化、積極推廣“益水智造”先進設備、拓展污泥堆肥應用場景等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

夏正啟指出,要聚焦主責主業,以“抓作風能力提升、促企業改革發展”為主線,圍繞低效片區、舊城改造、市政設施、地鐵建設、公園城市等攻堅行動,切實做好供排水管網管線、污水處理、垃圾處置等項目建設,進一步完善提升水務基礎設施,加快提升產業能級、補齊設施短板,在助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中發揮水務集團更大的作用。

作為市委市政府建設全域統籌水務體系的平臺公司,今年以來,青島水務集團充分發揮水資源保障和水生態治理的戰略性、基礎性、功能性作用,堅持以作風能力提升推動工作提質增效,積極匹配城市發展戰略,全力以赴穩增長保民生。上半年,資產總額160.19億元,較年初增長4.66%;營業收入17.76億元,同比增長9.93%,經營發展實現逆勢上揚,為全市經濟發展貢獻水務力量。

近年來,青島水務集團以“服務品質民生、守護美麗生態”為己任,堅持做好供水服務、排水暢通、污水處理、固廢處置、工程建設、海水淡化等民生保障,全力以赴服務城市大局、服務改革攻堅、服務社會需求、服務行業進步,加快推動水務事業高質量發展。集團先后榮獲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狀、山東海洋強省建設突出貢獻獎、E20環境平臺最具社會責任投資運營企業等榮譽稱號。



堅持“穩增長”,主動作為體現國企擔當。堅決筑牢疫情防控屏障,落實“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措施,疫情嚴峻時期實行一線廠站封閉值守,保障極端情況生產穩定運行,向防疫管控點居民捐贈礦泉水40萬瓶。用足用好融資創新政策,全市首個基礎設施公募REITs取得實質進展,擬上市發行規模14億余元,以存量資產帶動增量資金投入;積極申請排水管網改造項目政府專項債3億余元,推動城市排水“兩個清零、一個提標”工作;成熟運營10億元規模的現代海洋產業基金,全球首發非金融企業藍色債券,以資金杠桿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推行“客戶代表”主動服務,供排水接入“零申請”“零材料”“零跑腿”“零收費”服務惠及市場主體78家;落實中小企業紓困解難政策,水費“欠費不停供”惠及3470家,房租減免惠及23戶,及時足額支付中小企業賬款,最大限度穩定市場主體。

堅持“促發展”,深度匹配城市發展戰略。貫徹落實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一二三四六十”目標定位和思路舉措,明確“3個平臺+1個產業鏈”發展格局(搭建大供水全域統籌平臺、大環境綜合治理平臺、大環衛協同保障平臺、打造百億級海水淡化產業鏈),加快市域內環境水務項目的投資建設和合資合作資源整合。聚焦城市水資源嚴重短缺發展瓶頸,構建“四縱四橫”供水布局,建設泵站14處、管網57公里,構筑完備的“水務設施骨干網”,實現多水源綜合保障。與行業領軍企業康恒環境合作打造固廢處置業務發展合作平臺,提升固體廢棄物利用處置能力和綠色發展水平,助力“無廢城市”建設。拓展淡化海水應用場景,建設國內首個海水淡化產業園,建成年產值10億元的青水津膜裝備制造基地,打造海淡裝備集聚高地。完成省重大項目百發海水淡化二期工程,海水淡化日產能擴大至30萬立方米,增長50%,不斷提升城市生態承載力。

堅持“抓投資”,助力城市更新建設三年攻堅行動。把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作為提升產業能級、補齊設施短板的重要契機,投資19億元,開足馬力、倒排工期,加快建設20項水務重要基礎設施民生工程。主動服務國家戰略,建設上合示范區配套給水管道項目24.6公里;加快膠州市城鄉供水一體化進程,投資3億余元,解決了1萬余戶村民吃水難題;提前一個月完成嶗山水庫防汛路、婁山河污泥堆肥產能提升工程,項目投資取得積極成效。加快智慧水務建設,打“136N”智慧水務體系。健全41項總投資額286億元的城市更新建設項目儲備庫,目前北部中心水廠項目、李村河北岸水質凈化廠等項目已頂格推進前期工作,預計年內再實現投資22億元,確保項目快落地早見效。

堅持“保民生”,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優質水務保障。完善防汛預案、應急演練、指揮體系、物資保障,確保嶗山水庫及城市道路安全度汛。深化“青水管+”供水惠民便民服務,建立入戶10公分延伸服務、30分鐘響應、24小時不打烊工作機制;創新開展“經理接線日”、引導服務等,解決市民訴求7萬余件。深化“優質水工程”,深度處理總規模85.1萬立方米/日,水質檢測能力達到233項。拓寬高品質再生水應用領域,向李村河、張村河等流域補水4854萬噸,營造“水清岸綠”的優美河道生態。強化減污降碳和資源循環利用,國內率先開展啤酒生產廢水協同處理,年處理啤酒廢液120余萬噸;自主研究無碳源投加污水處理技術,年節約碳源費用1200余萬元,減排二氧化碳5000余噸。上半年實現供水量1.9億立方米,污水處理量1.9億立方米,垃圾轉運量55萬噸,民生保障能力實現新提升。

下一步,水務集團將繼續發揮國企“壓艙石”“穩定器”作用,深度匹配城市發展戰略、助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加快打造以涉水產業和環境治理產業為核心的、全產業鏈環境水務產業集團,為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責任編輯:李鵬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