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8月17日訊 科技強則國家強、鄉村興。暑假里,山東省派萊西市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工作專班借助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牽手組織青島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黨支部與萊西市水集街道中莊扶黨支部黨建共建、結對共建,讓大學生結合暑假“三下鄉”實踐活動走進鄉村,為中莊扶自然村的中小學生提供學習方法和動物知識指導、手把手教給老年人智能手機的應用,對國家三A級風景區——仙足山風景區進行愛鳥護鳥知識宣傳,讓暑假科技支教走進了鄉村、走進了深奧的仙足山。

課堂上為支教大學生為中莊扶村孩子講授動物醫學與鄉村振興關系。
暑假里,萊西市水集街道中莊扶自然村的60歲以上老人們很是幸福,他們坐在有空調的教室里,認真仔細地聆聽大學生關于智能手機應用的講課,當起了新時代的“小學生”。大學生們一對一、手把手教給爺爺奶奶智能手機的使用,讓老人們倍感幸福。
68歲的馬淑英大娘高興地告訴觀海新聞記者:“我今年68了,大學生來了以后,教我們學這個智能手機的用法,我學會了好多,學會了照相、發視頻、發語音什么的,孩子在外邊,有事我不用打電話,我就用視頻和他通話,覺得很方便,我非常感謝這些大學生老師們。”
除了高質量完成爺爺奶奶級老人智能手機的應用必備課,青島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的大學生們還給全村的中小學生上了《動物保護與動物福利》《野生動物與生態旅游》《寵物飼養與人身安全衛生》以及手工制作、節約用水等課程,讓中小學生們學到了新知識,領會了新的學習方法。500多戶的中莊扶自然村,擁有海拔120多米的仙足山生態風景區,這里天然的生態環境不僅吸引了國內外游客留戀忘返,更吸引了不少國家級保護鳥類在這里棲息和定居,這也為動物醫學院的大學生們提供了愛鳥護鳥知識宣傳的“天然課堂”。他們現場教給鄉親們和游客愛鳥護鳥知識,讓當地干部群眾進一步增強了愛鳥護鳥意識。

仙足山上大學生進行現場授課,增強村民與孩子愛鳥護鳥、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意識。
萊西市水集街道中莊扶黨支部副書記王發深有感觸地說:“青島農業大學的學生通過這次支教,對我們仙足山風景區鳥類保護做出了很大貢獻,以前我們的村民包括游客對保護鳥類,確實意識不夠,今后我們做好宣傳,增加對鳥類的保護。”

中莊村村委向暑期支教學生贈送錦旗并合影留念。
二十多天快樂的暑假“三下鄉”支教生活很快就要過去,留給大學生的是舍不得的留戀和激情,對中小學生們來說是依依不舍的想念和感激。青島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大學生孫嘉翊表示,今年這為期21天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讓他們真切地看到了鄉村振興給農村帶來的新變化和新發展,這也更加堅定了他們利用自己所學的專業特長,多走進農村、服務農村、奉獻農村的鄉村振興。
只有黨建強,才能鄉村興。山東省派萊西市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工作專班表示,這種黨建共建、校村共建幫扶模式還要繼續堅持下去,依靠科技的振興促進鄉村更全面的振興。山東省派萊西市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工作專班組長王曉雷說:“在鄉村振興的偉大實踐中,科技更是第一生產力。下一步,我們還要組織青島農業大學的教授專家,通過校村共建,多走進農村,為我們村莊的產業振興輸入更多的技術技能力量。”(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李德銀 通訊員 程強 蘇明君 李克忠)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