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觀海新聞8月18日訊 青島自貿片區國際航行船舶供退物料通關服務平臺昨日正式上線啟動,口岸國際航行船舶海事服務的油料、食品、船舶備件等物料供應等主要通關業務全部實現無紙化申報。
“在辦公室點一點鼠標就能完成物料供船申報。”當天,青島遠洋船舶供應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姚清文,坐在辦公室完成了停靠在青島前灣聯合集裝箱碼頭有限責任公司U5泊位的國際航行船舶50公斤物料整套申報流程。“等把物料送到船上、船長簽字確認,回傳簽章后電子申報單核銷,供船申報就全部完成了,在平臺上報這票單子,一趟海關都不用跑。”姚清文說。
國際航行船舶供應是口岸服務的重要內容,是提升海洋城市營商環境的重要因素,2021年黃島口岸進出境國際航行船舶18000艘次,船舶服務企業近百家。“以往供船物料申報,企業需要在申報和核銷環節分別到港區內指定申報窗口進行審批。”黃島海關口岸監管處監管一科副科長秦明磊說,為提高效率,海關聯合山東港口青島港、青島自貿片區管委聯合開發上線國際航行船舶供退物料通關服務平臺。
青島自貿片區國際航行船舶供退物料通關服務平臺專門針對企業辦理業務遇到的實際困難及海港監管特點開發,能夠最大程度減少企業的人力、時間等成本,也能更精準配合碼頭留給外輪物料供應的作業時間。平臺實現了供退物料海關全程無紙化審批核注、監管場所信息聯動、企業備案管理等功能,助力國際船舶服務和保稅油供應等海事服務業持續向好。
下一步,青島自貿片區將持續提升航運服務水平,持續深化船舶供應全產業鏈條發展,進一步優化外輪供應業務流程,進一步提升操作便利度。片區將推廣“整進散出”供船業務模式和建設國際船配物流中心,啟動開發“船供油綜合服務系統”,最終建設形成集船供物料、船舶物流、船燃供應、海員服務、檢驗檢測等多功能于一體的一站式、全場景綜合海事服務平臺。(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凱)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