鏗鏗鏘鏘的鍛打聲、吱吱呀呀地推敲摩擦、日復一日地精雕細琢在這片琴島大地回響著,伴隨著手藝人伏案勾描、潛心鉆研的身影,青島手造散發出傳統手工藝耀眼的光芒。

泊里紅席、青島貝雕、即墨花邊...這些包羅萬象的手工技藝,有著傳承悠久的生活美學,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青島手造。一枚印章、一幅年畫、一件玉雕...不僅是見證歷史的珍品,更是青島手造最生動的文化符號。


今年6月,以“新動能、新手造、新創意”為主題,著眼于發揮傳統手工藝資源優勢,以打造“山東手造、青島有禮”文化品牌為標志的2022年青島市首屆手造節,在城陽區魯邦風情街正式啟動。


來自青島七區三市的180家手造匠人和技藝大師齊聚一堂,特設總長近700米的手造藝術展區,薈萃萬件手造工藝品,涵蓋人們生活、娛樂體驗的方方面面,富有巨大的資源挖掘空間。有著歲月沉淀之美的青島手造,正在以更為親和的方式走出“深閨”,飛入尋常百姓家,彰顯時代活力。


現場,眾多手藝人進行手造精品的展示及制作,充分展現青島手造的璀璨光華。貝雕、掐絲琺瑯、剪紙等傳統手造作品經過手造工匠們獨具匠心的設計與制作,既保留了傳統手造的文化底蘊,又呈現出符合當下審美的形態。他們用一雙雙巧手把文化融入其中,對生活的美好向往也融入其中。一輩輩、一代代的手藝人,在學藝、創作、創業、守業、傳業的過程中,深層演繹和映襯的是鮮為人知的匠人風骨和匠人熱血,用自己的故事詮釋“擇一事終一生”的執著匠心。

傳承優秀文化,平臺是不可或缺的載體。目前手造全面起勢,今年手造節除了現場展覽,同時采用“互聯網+手造”形式,點亮手造發展。手造節上發布的青島手造產業融合平臺——“青島手造街”,通過整合青島手造資源,設置青島手造藝術產品八大板塊,打造“青島手造”品牌,提高產品附加值,優化手造匠人與市場和消費者的購買渠道,融合了線上、線下展銷平臺,集合全國手造一線品牌力量,集中展現高水平手造經典作品。手造作為青島一種新的生產力,它的創新和發展,既能夠振興傳統手工藝,又能為城鄉發展提供新動力,激發文化創業活力。

這場傳統與現代碰撞的盛會體現出手造薪火相傳的賡續發展和生生不息的文化魅力。以傳統民俗和民間手工藝為代表的青島手造,穿過千年風雨、百年滄桑,從歷史的深處走來,幫助人們觸摸、回味和體悟優秀傳統文化,連接歷史與未來,以時代精神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用文化凝心聚力,為發展注入精神力量。(智慧青島記者 徐琳倩)
責任編輯:張慕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