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0月22日訊 完善公共資源交易系統;解決CA證書與省中心電子交易平臺兼容互認問題;完善交通、水利電子化交易系統;完成政府購買CA,成為全省首家為交易主體免費發放數字證書的交易平臺;在膠東五市范圍內首次跨市遠程異地評標……在系列“放管服”改革和便捷化舉措加持下,今年前三季度,青島全市共完成公共資源交易項目7822個,交易金額2018.17億元,同比增加7.1%;節約金額33.48億元。其中,政府采購項目5314個,交易額138.099億元;工程建設項目1801個,交易額1195.83億元,同比增加27.26%。
開展數字證書免費辦理采購和落實工作,青島在全省16個地市中首家實現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數字證書免費辦理。參加公共資源交易的交易主體在辦理公共資源交易數字證書時,將不再繳納任何費用,實現了由政府買單,為需要辦理數字證書的招標人、投標人免費辦理。據測算,這一創新性惠企舉措,每年將為企業節省資金200余萬元。
積極推進膠東五市遠程異地評標。青島積極推進膠東五市遠程異地評標,9月4日,膠東五市首個跨市遠程評標項目由青島牽頭,在青島、煙臺兩市之間完成。遠程異地評標實現了專家資源共享,更大范圍地抽取評標專家,既保障了公共資源交易的公平公正,也節省了專家差旅費用,降低了企業交易成本。
出臺平臺整合方案,提升交易格局。出臺了《青島市深化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共享方案》,完善公共資源交易制度規則、優化公共資源交易服務、加強公共資源交易監管,持續深化全市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共享,不斷擴大交易范圍。到2020年底,實現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縱向全面貫通、橫向互聯互通,電子化交易全面實施。
完善公共資源交易制度規則。動態調整《青島市公共資源交易目錄》,鞏固提升全市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成果。加快推進列入《青島市公共資源交易目錄》內公共資源交易事項進入市、區(市)兩級交易平臺進行交易,實現“平臺之外無交易”。2020年底前,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將達到國家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服務標準要求。(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余博)
責任編輯:李婧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