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2020年10月25日1版
社論
以更高水平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
大河奔流開新路,層巒竦峙爭高峰。24日召開的市委十二屆八次全體會議,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聽取和討論市委常委會工作報告,審議通過《關于以更高水平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關于加快建設創業城市的十條意見》。會議統一思想、把握大勢、明確方向,強調要乘著習近平總書記賦予青島的開放發展大勢,以唯恐失之交臂的緊迫感推動開放、創新、改革,以更高水平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深度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加快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
以更高水平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必須深刻認識、緊緊抓住“雙循環”下青島的開放機遇。開放是青島最大的優勢,改革開放40多年來,青島踏著國家開放的步伐一路走來,每一次國家開放戰略的重大調整,青島都被賦予國家使命、國家責任。今年以來,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形勢、加速演變的世界格局,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新發展格局賦予了開放新的內涵,為青島推動實現更高水平開放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動力和空間。我們要準確把握青島承擔的國家責任、面臨的重大機遇,立足自身稟賦優勢,發揮青島在國內大循環、國內國際雙循環中獨特的樞紐作用,以開放促進創新、以創新倒逼改革,深度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推動各類資源要素在青島更加自由化、便利化循環流動。
以更高水平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必須直面城市發展的激烈競爭,重整旗鼓再出征,加快建設創業城市。這是一個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時代,青島有“上青天”“五朵金花”的輝煌過去,面向未來更要抓住機遇,砥礪奮進再出發。我們要增強發展的危機感、緊迫感,重拾信心、鼓蕩激情,二次創業、再次出發。青島是一座青春之島,是一個正在創業的城市,是城市中的“獨角獸”。這次會議審議通過的《關于加快建設創業城市的十條意見》,提出構建“政、產、學、研、才;金、服、用、獎、賽”的政策支持體系,將進一步提升青島對創新創業的吸引力、感召力。我們要圍繞創業城市建設,面向更大的市場空間優化配置資源,快速感召、集聚城市發展所需的人、財、物等各類創新創業要素,構建形成完備的創新創業生態,努力把青島建設成為一座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競相迸發,各類創業主體都能找到創業機會、實現創業夢想的城市。
以更高水平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必須全面營造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技術鏈“四鏈合一”加優質高效政務服務環境的“4+1”發展生態。一個地區的發展生態怎么樣,創業者、投資人和企業家最有發言權。我們要瞄準重點發展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等13條產業鏈集聚優質資源,用資本的力量助推創新創業,用市場的邏輯引才、育才、用才、留才,以技術創新帶動創業發展,推動更多技術創新成果轉化應用。打造優質高效政務服務環境是加快建設創業城市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擴大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內在要求。要繼續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把手”工程,對標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加快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創新創業氛圍和激勵企業家干事創業的城市文化和社會氛圍,讓各行各業充滿創業的精神氣質,讓廣大創業者、投資人和企業家與城市共同成長。
以更高水平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必須以嚴實作風推動各項工作落地落實。干部作風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事業的成敗。要汲取此次疫情教訓,從嚴從實查擺問題、抓好整改,進一步提高常態化疫情防控能力,嚴格落實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各項措施,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以更加嚴實作風決戰決勝第四季度。是不是具有開放的素質和能力,是衡量干部作風好不好的重要標準。我們要持續深入“學深圳、趕深圳”,開展好選派干部赴深圳體悟實訓、赴上海專業實訓,加快建設一支具有開放意識、素質和能力的干部隊伍。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主要負責同志要堅持頂格傾聽、頂格協調、頂格推進,帶頭提升科學決策水平和工作落實效率,讓企業家、投資人、各類創業主體和廣大市民群眾都能夠感受到青島的干部作風在變、發展氛圍在變、城市形象在變,不斷匯聚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
走好以更高水平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之路是一場接力跑,生活在這座城市中的每一個人都要跑好自己“這一棒”,一棒接著一棒跑下去,不達目標不罷休。發展永無止境,改革未有窮期。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市委的正確領導下,攻堅克難、開拓進取,創新路數、改變打法,不斷翻開青島開放創新改革的新篇章,邁出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豪邁的新步伐!
責任編輯:劉聰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