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0月25日訊 觀海新聞記者今天從青島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獲悉,日前,聚焦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我市率先出臺工業互聯網技能提升培訓補貼政策,開發線上補貼申領系統,每人補貼最高不超2000元。為進一步打造工業互聯網人才集聚高地,我市制定下發進一步做好工業互聯網職業技能提升培訓工作的通知,進一步推動工業互聯網職業技能提升培訓實施。
享學分,搭建繼續教育通道
根據企業需求,將參加工業互聯網職業技能提升培訓的專業技術人員納入繼續教育學分(學時)管理,對完成相應培訓課程并取得培訓合格證書的專業技術人員,按規定核算專業繼續人員繼續教育學分,以此搭建與專技人員繼續教育的通道,實現“一次培訓,雙證結業,學分互認”,更好的調動了企業參加培訓的熱情。
“日前,我們在走訪‘555’企業過程中,發現企業專技人員有繼續教育需求,”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培訓學院(培訓處)副院長田俊濤說,“市人社局根據需求,將企業技術人員納入繼續教育學分(學時)管理是一場及時雨,可以更好發揮學院作為工業互聯網培訓承接單位和繼續教育基地雙重定位作用,加快培養高水平的工業互聯網人才。”
納試點,提高培訓開展質效
日前,人社部組織開展以電子社保卡為主要載體的職業技能電子培訓券試點工作,我市成為首批試點。試點工作的開展,將進一步提高培訓的精準性、便利性、時效性,推動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深入實施。為此,我市將工業互聯網職業技能提升培訓納入電子培訓券試點工作,按照人社部電子培訓券試點工作部署,將電子培訓券的發放、使用、培訓簽到等流程嵌入工業互聯網職業技能提升培訓,進一步強化培訓全流程管理,提高培訓質效。
“通過將工業互聯網職業技能培訓納入試點,可以實現對職業技能培訓的人員合理引導、實名培訓服務、精確資金監管、全局宏觀分析,推動培訓的深入實施。我們也將以此為契機,逐步建立以社保卡為載體的勞動者終身職業技能培訓電子檔案,打造職業技能培訓新業態。”市人社局職業能力建設處相關負責人說。
深對接,推動培需有效結合
前期,我市遵循市場化思維,充分發揮院校和工業互聯網頭部企業雙主體作用,確定了首批中國海洋大學等18家培訓承接單位和北汽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實訓基地,推動各類優質資源參與工業互聯網職業技能提升培訓。
為確保培訓開展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我市推動培訓承接單位和實訓基地持續走訪“555”企業,進行培需深入對接。在此基礎上,著眼工業互聯網發展趨勢,立足企業相關技能提升需求,編寫培訓方案,確保讓所有參訓人員學有所成、學有所得。
“目前,培訓承接單位已陸續走訪‘555’企業100余家,并根據企業培訓需求編寫培訓方案30余套,初步達成培訓意愿500余人,為下一步培訓實施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市人社局職業能力建設處相關負責人介紹。(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任曉萌)
責任編輯: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