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3月5日訊 近日,山東省2022年度“十佳法律援助案例”評選活動結果揭曉,膠州市司法局報送的“六旬老人遭遇二次碰撞,法律援助幫助維權解困”案例獲評“十佳”。

獲評案例是一起為交通事故“二次碰撞”受害人家屬提供法律援助案。該案經膠州市法律援助中心審查、指派,由法律援助律師孫洪寬、程璐承辦。承辦律師接案后,及時約見了受援人,詳細了解事情的發生經過,全面分析案情和案件風險,確定了辦案思路及適用法律規定,最終讓受援人拿到了“實打實”的賠償。同時,援助律師時刻考慮到受援人的困難處境,按照“全域受理、全域指派”機制要求進行二審接力維權,真正打造“雙全服務、無障援助”品牌,實現了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雙贏。
案情簡介:
2020年12月21日凌晨,63歲的陳某在過村馬路時,連續遭遇2輛車輛碰撞,碰撞事件僅間隔30秒,陳某當場死亡。陳某老伴王某今年70歲,在民事賠償上無法與相關各方達成協議,于2021年6月3日向膠州市法律援助中心申請援助。因屬于本市 65 歲以上老人因交通事故損害賠償主張權益案,中心免于審查經濟困難狀況,并立即開通“綠色通道”,及時辦理了法律援助手續,指派法律援助中心孫洪寬、程璐律師承辦該案。
面對這一典型的交通事故“二次碰撞”案,律師認為爭議焦點在于車主張某和李某應承擔連帶還是按份責任。一方面,李某因肇事逃逸,除交強險外,保險公司不予賠付,其個人賠付能力很有限,按份主張很可能會造成“空判決”的風險;另一方面,兩者在每次事故中都承擔全部責任,索性就打破常規,訴求二車主承擔連帶責任。法律規定承擔連帶責任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部分或者全部連帶責任人承擔責任。
2021年8月5日,本案正式開庭審理。庭審中,雙方就張某和李某是應承擔連帶還是按份責任展開了激烈的辯論。2021年11月11日,膠州市人民法院作出了一審判決,支持了受援人的訴訟請求,判決二被告保險公司在交強險范圍內分別支付18萬元,共計36萬元,李某、張某投保的保險公司連帶支付651000元,扣除部分返還費用,最終判決保險公司賠償原告各項損失1031225元。
因張某投保的保險公司不服一審判決,提起上訴。考慮到王某今年已經 70歲高齡,法律援助中心啟動“全域受理、全域指派”機制,半小時就為老人辦理好二審援助手續,仍指派膠州中心兩位律師承辦,省去了老人來回奔波之苦。
二審審理中,對方未提交新證據,雙方就交通事故認定書展開辯論。2022年3月15日,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二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2022年4月初,王某及女兒到法院領取了賠償款1031225元,案件得到圓滿解決,70歲的王某握著手中的賠償款,熱淚盈眶,“感謝膠州法律援助,讓我這么方便的請到免費律師幫我打官司,感謝兩位律師,為我的家庭盡心服務,為我的老伴討回一個公正的判決,真是太感謝了……”。
案件點評:
膠州市司法局有關負責人談到,本案為交通事故“二次碰撞”案,承辦律師的可貴之處在于,全面分析案件風險,打破常規分析案情,精準適用法律規定,展示出過硬的法律功底,幫助受援人獲得了“實打實”的賠償。同時,時刻考慮到受援人的困難處境,按照“全域受理、全域指派”機制要求進行二審接力維權,真正打造“雙全服務、無障援助”品牌。盡管法院的判決、肇事者的賠償再也不能換來受害人陳老太的生命,也無法彌補家屬們的精神創傷,但法律援助卻為這個家庭緩解了經濟壓力,帶來了公正之光,愿所有的老人都能被善待,安享幸福的晚年。
2022年以來,膠州市司法局全面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法》,扎實開展法律援助相關工作,不斷完善三級法律援助網絡建設,持續推進“全域受理、全域指派”“容缺辦”“網上辦”“上門辦”等服務機制,使法律援助服務舉措更加便民、惠民。為提升法律援助服務質效和影響力,膠州市司法局制定典型法律援助案例報送制度,建立“三個結合”工作機制,堅持撰寫案例與案件質量跟蹤監督相結合、與案卷質量集中評查相結合、與群眾評價反饋工作相結合,對法律援助律師在辦案過程中的好做法和具有典型示范意義的案例深入挖掘,及時形成高質量案例進行宣傳推介,極大地提高了法律援助服務質效。
膠州市司法局將以法治為民惠民服務為抓手,創精品案例,抓以案釋法,以典型精品案例為引領,示范帶動法律援助整體服務水平和影響力提升,全面彰顯法律援助在推進法治建設、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中的重要作用。(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戴謙 通訊員 孫沙沙 段金平)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