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0月26日訊 深秋時節,平度東閣街道古瑩崖村“聽雨軒”花卉綠植銷售暖棚內,現年27歲的90后小伙王震,一邊照料著鮮花、綠植,一邊不斷與絡繹不絕前來選購的顧客介紹各類花卉特性,忙碌無比。大棚內溫暖如春,競相開放的鮮花、青翠欲滴的綠植,交相輝映,如同主人的事業一樣蘊含勃勃生機。
高中畢業前去參軍,后來轉業回到家鄉平度的王震,做過廚師,經營過窗簾店,2016年一次偶然的機會,經朋友介紹涉足花卉銷售行業,在平度同和街道開了一家鮮花、綠植銷售門店。
“一開始我也沒有經驗,就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出乎我意料,花卉綠植銷售的市場居然那么火熱,當時春、夏銷售的旺季,我一個月銷售額能達到兩、三萬元。這讓我明白,隨著當前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人們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精神文化需求也在飛速增長,因此催生出了這么旺盛的花卉需求市場。”王震說。
挖掘到人生第一桶金的王震,信心大振,堅定了在花卉綠植銷售行業深耕的決心。雖然當時生意很好,但因為房租連年增長等因素,2018年,王震不得已關掉了自己的第一家花卉綠植銷售店。
此后,王震“花”心不改,一直積極尋找再次開啟自己“花樣人生”的契機。期間他找了多家門店,都不太滿意。而這段時間,他也多次前去青州、臨沂等省內知名的花卉市場考察,虛心向用行請教,積累經驗。
事情轉機發生在今年上半年。一次與朋友閑聊,王震得知東閣街道古瑩崖村成立了“古瑩崖花卉合作社”,并且合作社建設的花卉大棚有意對外出租。王震立即驅車前來考察,一眼相中,立即拍板,與合作社簽訂了五年租賃合同。經過前期裝修裝飾、進貨、擺放,連軸轉了多日,投入了近十萬元,“聽雨軒”花卉綠植銷售店得以重振旗鼓。
“眼下我們這個花卉基地因為剛運營,在平度知名度還不高。現在試營業期間,像國慶節、周末等節假日,我每天的銷售額達三四千元,平常也有一千余元。待開業后,隨著基地知名度的進一步提升,到春節、以及明年春夏季的銷售旺季,必然將迎來銷售高峰期,預計年銷售額將在十萬余元。”談及未來發展,王震信心滿滿地說。(觀海新聞/青島晚報 記者 馬丙政 通訊員 劉軍增)
責任編輯:馬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