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3月28日訊 為進一步提高巡河護灣效率,加大河道水體污染防治力度,打好碧水保衛攻堅戰,近日,黃島區清源環保公益服務中心聯合辛安街道環保辦,運用無人機高視野展現、全方位拍攝、無死角監控的優點,首次對轄區鐮灣河入河入海排污口進行了空中巡查,創新開啟“無人機+人工”的水體生態巡查監管新模式,為進一步實現河道河暢、水清、岸綠、景美打下堅實基礎。
為了搞好陸海統籌,河灣共治,近年來,在中國海洋發展基金會的支持下,青島清源全力開展巡河護灣工作,堅持以實際行動守護青島的水生態環境。在此基礎上,青島清源不斷創新、積極探索,緊緊握住“科技創新”這個生態環境保護的金鑰匙,力求用科技防治水污染,讓治水越來越“智慧”。只有不斷探索,才能解鎖水體污染治理的新天地,爭做環境保護技術的推廣者,爭做生態保護的推動者,爭做水體治理智慧化的引領者。

作為青島西海岸新區千億級工業重鎮,辛安街道轄區內集聚了5100余家生產經營類企業,更有南辛安河、辛安前河、辛安后河、鐮灣河4條河流,蜿蜒貫穿,總長度約30公里。河道巡查任務強度高、監管難度大,一直是該街道面臨的環保現實,利用科技力量,破解巡查監管難題開始提上日程。
無人機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巡查監管的空間限制,而且速度快、視頻清晰、覆蓋范圍廣,由它來擔任全方位、無死角的河道空中“巡查員”,不但可以高效排查和拍攝記錄河道是否存在亂采亂挖、違章搭建和侵占河道、河面滋生漂浮物等情況,而且可以更高效地收集河流水質、污染源、生活污水排放等信息。

辛安街道環保辦負責人陳學祥表示,“無人機上的紅外熱成像和多光譜鏡頭,將使偷排偷放無所遁形,并對水體植被、水體富營養化進行精準檢測,還可以利用加載的激光雷達,對河床進行地形測繪,為泄洪清淤提供數據支撐。”
無人機空中飛行巡查+人工精準現場踏勘巡河,實現了從陸地到空中、從平面到立體的河道巡查監管模式新突破,進一步擴大了河道水體領域巡查監管范圍,有助于精準鎖定污染隱患問題點位,突破日常在時間、范圍、人力等方面的約束。清源環保作為新區社會組織,更是始終堅持做好政府部門的有益補充,此次聯合辛安街道利用“無人機”巡灣,運用大數據快速有效溯源,成為精準治污的一把“利刃”,更好助力提升新區入海水體質量,強化巡查監管,提供強有力的科技保障。
下一步,青島清源將繼續發揮環保組織的作用,積極響應政府的號召,利用自身在環境污染問題調研上的專業性,做好職能部門的“第三只眼”,進一步配合辛安街道,常態化落實“無人機+人工”巡灣巡河工作模式,以科技力量助推轄區大氣、水體污染防治持續走深走實,將多元共治和“海灣保護”相結合,實現海洋治理體制的突破。(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吳帥)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