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4月5日訊 “一開始真沒意識到是犯罪,現在想想真的很后悔……”日前,在平度市檢察院訊問室里,犯罪嫌疑人李麗(化名)低頭掩面,對自己的行為后悔不已。
李麗是通訊公司代理商,在平度某鄉鎮開了一家通訊公司營業廳。2019年12月,李麗被同行王明(化名)拉入了一個微信群,王明告訴李麗這個微信群是專門給購物平臺App吸引新用戶的,介紹一個新用戶可以得到幾元至十幾元不等的返利。李麗嘗試著往群里發送了幾個手機號碼和接收的驗證碼,很快,群內客服人員就回復“成功”,當天晚上,李麗便收到了王明發給她的返利。
嘗到甜頭的李麗發現這個“業務”操作簡單還可以掙點零花錢,為了擴大“業務”規模,李麗自立門戶,建立起自己的“拉新”微信群,她將王明和客服人員拉到群里,自己擔任群主,并將自己營業廳的店員、有業務往來的通訊代理商以及手機店主拉進群里,并讓群內成員在幫助客戶辦理手機開卡、話費充值等業務的時候,將客戶手機號和驗證碼發到群里。隨即,王明會根據群內成員“拉新”成功的數量向李麗發放報酬,李麗按照每個手機號碼0.5元至2元不等的價格進行抽成,再把傭金通過群紅包的方式發給其他人。截至2021年6月底案發,李麗共獲利8萬余元。
案發后,李麗因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被檢察院審查起訴,在被辦案人員問到將客戶的手機號對外出售并獲利前是否告知客戶時,李麗表示,自己都是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把用戶手機號和驗證碼發到群里,最后再把用戶收到的驗證碼和注冊成功的信息刪除。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的規定,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最終,經過審查,平度市人民檢察院以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對李麗提起了公訴,案件已開庭審理,等待李麗的將是法律的懲罰。(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戴謙 通訊員 王燕妮 李敬瑤)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