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0月27日訊 近日,觀海新聞記者從青島高新區行政審批服務部獲悉,2020年三季度,青島高新區共完成建設工程交易56場次,較去年同期增加1.15倍,交易總額達79.4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4.63倍,交易數量和交易額均再創新高。
今年受疫情影響項目入場交易時間延后,為助力區內項目建設提速,進一步推動高新區實現高質量發展,青島高新區從上至下轉變服務思路,提高服務效能,不斷創新服務模式,壓縮招標備案流程,使高新區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再上新臺階,三季度全區入場交易的項目無論數量還是成交金額都呈井噴式增長。
審批思維變服務思維 為建設項目解難題
“沒想到本來一籌莫展的事情能這么快就辦好了”10月26日,青島市中心醫院基建辦工作人員張珂龍手拿施工許可證高興地對記者說。
張珂龍手中所拿的許可證是青島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的施工許可證,青島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是省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青島分中心,是山東省完善平戰結合、科學高效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的重大舉措,對全省全市應對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該項目早前已經辦理了相關審批手續,但因近期建設方案調整,對相關審批手續需做部分變更,即使快速處理,也要耗費掉大量的時間。然而,該項目作為省公共衛生臨床中心的青島分中心,建設時間緊、工期短,且防控意義重大,容不得耽擱一點時間。為此,青島高新區審批服務部主動上門對接、靠前服務、一對一跟蹤聯系,通過查驗圖紙、核實數據、告知承諾、容缺受理等方法,及時為青島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辦理了施工許可,保證了工程的早日施工。
青島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項目是青島高新區主動轉變工作思路,探索更優審批服務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青島高新區內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易邦生物科技產業園項目因今年雨季降雨量大影響施工進度、青島五十八中高新校區建設方案調整……面對項目建設的突發狀況,青島高新始終以項目需求為攻堅方向,將工作思路變管理審批思維為服務思維,在建設項目需要幫助時主動作為、靠前服務,真正做到審批服務“有求必應、無需不擾、隨叫隨到、服務周道”。
審批服務模式創新 助力項目建設提速
服務改進一小步,便民惠民一大步。前不久,青島碧桂園博華置業有限公司項目在零申請、零材料、零跑腿的情況下為已然過期的建筑廢棄物回填手續辦理了延期,并在項目現場拿到了回填許可通知書。項目經理黃雅楠高興地說“這樣的服務真是想到了我們前頭,做到了我們心里,材料還沒準備,延期手續就到手了。”
這項服務是高新區日前剛剛推出的“無感審批”服務,該服務有效避免了辦理延期手續時的材料的重復提交,受到高新區辦事群眾和項目方的廣泛好評。除此之外,“一事全辦”審批服務也同樣好評不斷,為青島高新區工程建設相關審批事項安上了“加速器”。
據高新區行政審批服務部審批服務辦公室負責人張德牽介紹,“一事全辦”服務是“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再升級,只需企業報送一套材料,跑一次就可以將相關聯的審批手續全部辦完,有效避免了同一階段企業多次申報同一類審批事項而造成的審批周期較長、重復提交資料、“多次跑”等影響建設工程的問題?!斑@項服務平均可以減少申報材料30%以上,壓減申報時限50%以上,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為高新區40余個工程建設項目提供了‘一事全辦’的便捷服務。”張德牽說。
不斷創新的審批服務新模式推動著青島高新區審批服務提質增效,刷新著高新區的“審批速度”,讓項目建設不斷跑出“加速度”?!扒鄭u高新區將根據企業需求,不斷制定出新的可操作、有針對性的審批優化方案,更好的踐行‘定制服務’理念,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讓高新區成為企業投資首選地和最佳發展地”青島高新區行政審批服務部副部長李波說。(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濤 通訊員 劉文研)
責任編輯:劉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