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4月19日訊 青島西海岸新區星光島面積4.78平方公里,島上實有人口2.8萬人,年均接待游客120萬人次,由國際游艇會展中心、星級酒店群、酒吧街、國際學校、國際醫院、大劇院和高端社區構成,是中國北方建設標準最高、經營業態最全的休閑度假海島。為更好服務和管理這座明星海島,青島市公安局海岸警察支隊靈海派出所深入踐行“融合法理情、和諧陸海島”海岸海防工作理念,在星光島核心位置設立了星光島警務室,并總結出社區警務“六零”工作法,做細、做實、做優社區警務工作,有力維護了轄區平安穩定。

綜合施策,實現重點防控零缺失
每年在星光島上舉辦的各類大型會議和活動數量多、規格高,涉及到工業、農業、科技、文化、健康等多種業態,安保壓力較大。靈海派出所依托支隊“全市一個碼頭”建設,在星光島警務室設立了綜合指揮室,深度融合全島智慧安防數據,實現了星光島重點部位無死角管控。聯合有關部門建立星光島應急處置指揮體系,先后圓滿完成了東亞合作論壇青島峰會、青島上合國際電影節、第二屆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第十二屆青島國際帆船周等120余次大型活動安保任務。自警務室投入使用以來,成功抓獲逃犯12人,查破各類案件790余起,真正實現重點防控零缺失。
科技賦能,實現港船嚴控零隱患
針對星光島游艇數量多、管理服務難度大的問題,靈海派出所自主研發了游艇智慧管控平臺,為每艘游艇建立電子標簽,逐一建檔,按照入港前審批、進港時管控、出港后追蹤的模式實行全流程管理。在此基礎上,推行“藍、黃、橙、紅”四色風險管理機制,對出入港船舶分級分類管控,累計消除各類治安、安全隱患29處,真正做到港船嚴控零隱患。
靠前一步,實現服務群眾零距離
始終將服務群眾作為開展社區警務工作的根本宗旨,在警務室設立宣傳區,制作發放印有常用電話號碼的“引導扇”,提供“便民傘”“充電寶”等物品,供游客應急使用。開展警務室開放日活動,通過警民懇談、居民進警營等活動,讓轄區群眾進一步了解警務室功能和社區民警日常工作,進一步拉近警民距離。去年以來,社區民警殷佳亮依托警務室為群眾解決各種困難400余次,幫助挽回經濟損失120余萬元,切實做到了服務群眾零距離。

警民聯手,實現群眾溝通零障礙
為解決與外籍游客的語言溝通難題,社區民警殷佳亮與赫德雙語學校建立協作機制,涉所有及外籍人員的警務工作均由學校教師幫助實現中英雙語溝通,同時在警務室提供的便民物品上也全部使用英漢雙語標注,讓游客感受到民警的貼心服務。2022年8月,一名巴基斯坦游客因突發情況急需咨詢辦理簽證有關事宜,民警殷佳亮與赫德學校教師現場溝通翻譯,并聯系有關部門予以及時妥善處置,得到了該游客的高度評價。警務室投入使用以來,該所累計幫助外籍人員辦實事、解難事14起,真正實現了群眾溝通零障礙。
多元化解,實現靠前作為零推諉
星光島上行業場所多、外來人口多,矛盾糾紛時有發生。針對這一情況,該所依托星光島警務室設立多元調解室,民警殷佳亮聯合駐地社區、司法所、法律服務所工作人員組建“和事佬”團隊,定期開展走訪摸排活動,快速穩妥處置糾紛隱患,防止矛盾糾紛升級激化。去年以來,該所依托警務室調處各類矛盾糾紛394起,連續多年被評為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先進單位,真正實現靠前作為零推諉。

治安聯防,實現網格管理零死角
在警務室設立網格管理辦公室,將整個星光島劃分為三大網格,每個網格內社區民警與網格員、行業保安、物業人員,建立“一長、一員、一團隊”包干責任制,通過“網格巡查、吹哨報到、聯動會商、監督檢查”四項機制,對星光島實行網格化全覆蓋管理。今年2月20日,網格員在夜間巡查時發現3名男子疑似盜竊電纜,立即將情況通報社區民警,同時請求其他巡查網格員增援。民警及增援力量及時趕到現場,當場抓獲該3名人員,帶破多起盜竊案件,挽回經濟損失20余萬元。自星光島警務室投入使用以來,該所通過網格管理工作,累計破獲各類案件15起,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28人,切實做到網格管理零死角。(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梁超)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