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7月30日訊 今天上午,膠州市舉辦“工業互聯網·膠州在行動”啟航大會,在青島各區市中首次發布工業互聯網領域工作方案。到2022年,膠州將推動300家以上工業企業實施互聯網改造升級,推動1萬家中小企業上云用平臺。

據悉,膠州出臺的《“工業互聯網·膠州在行動”工作方案》提出,到2022年,膠州將建成5G基站3000個,實現主城區和重點城鎮5G全覆蓋;培育形成1個以上工業互聯網行業示范平臺、10家智能工廠、30個數字化車間、60條自動化生產線,在全行業推動300家以上工業企業實施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升級,推動1萬家中小企業上云用平臺。
為此,膠州將實施新型網絡建設筑基、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應用場景賦能、生態要素集聚和產業融通發展等5個方面的行動。其中,新型網絡設施筑基行動將高質量建設千兆寬帶推動工業企業和工業互聯網服務企業廣泛、高質量接入寬帶,按照城區、鎮駐地、農村的次序穩步推進5G網絡覆蓋,依托華為等行業領軍企業,建成人工智能創新中心、人工智能開源平臺服務超市和開發者社區;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行動將爭取國際工業互聯網標識服務平臺落地上合示范區,圍繞電力裝備、交通裝備等行業,建設行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培育應用3000個以上工業APP;應用場景賦能行動將組織開展工業互聯網改造升級入企診斷咨詢服務,推動300家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支持企業將核心業務能力向平臺遷移,開展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自動化生產線培育創建工作;生態要素集聚行動將圍繞工業互聯網產業鏈的芯片、傳感器等高價值環節,形成3處以上工業互聯網產業集聚區,培育引進10家以上具有行業影響力的服務商,引進工業互聯網領域領軍人才或創新創業團隊10個(人)以上,新增工業互聯網相關行業從業人員300人以上;產業融通發展行動將利用5G、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興技術,在制造業、農業、物流、金融、教育、醫療、商務、政務等重點行業和領域形成全景化應用,加大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工業互聯網升級改造融資支持力度,培育引進工業互聯網企業10家以上。
此外,膠州立足自身產業實際,提出將依托工業互聯網,賦能電力裝備、家居家電、食品制造、服裝服飾、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裝備制造、交通運輸裝備、生物醫藥、現代物流等9個產業,既覆蓋膠州的傳統優勢產業,又包含多個新興產業。每個產業分別確立了到2022年,工業互聯網改造企業數量以及主營業務收入方面的量化目標。
據了解,為推動工作方案的落地,膠州還建立了“兩清單一案例”定期公開發布制度,包括工業互聯網改造企業需求清單、工業互聯網服務清單、工業互聯網升級改造典型案例。活動中,發布了首批100家企業的120余項工業互聯網改造需求、32家工業互聯網服務商,以及20個工業互聯網改造典型案例。
活動中,還舉行了工業互聯網國際合作(青島)產業聯盟和工業互聯網(膠州)專家咨詢委員會的揭牌儀式。其中,工業互聯網國際合作(青島)產業聯盟是在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膠州市政府、上合示范區管委會的指導下,由工業、信息通信業、互聯網等領域的幾十家單位共同發起成立的社會組織,推進工業互聯網產學研協同應用。工業互聯網(膠州)專家咨詢委員會是由膠州市政府組建的專業咨詢機構,旨在為膠州市工業互聯網發展戰略、規劃和政策提出意見與建議,并為工業互聯網國際合作(青島)產業聯盟的發展及重大事項決策提供專業咨詢指導。(青報全媒體 記者 霍璟祎 通訊員 李穎慧 鄧享)
相關新聞:
膠州舉行“工業互聯網 膠州在行動”啟航大會
7月30日上午,膠州市舉辦“工業互聯網·膠州在行動”啟航大會。市委常委、膠州市委書記劉建軍,副市長耿濤出席活動并講話。海爾集團總裁周云杰作工業互聯網專題報告。
劉建軍表示,開展“工業互聯網·膠州在行動”是膠州市順應發展趨勢、建設“智造之城”的必然選擇,要把工業互聯網發展放在重要位置進行學習、認識、理解和推動,提升能力裝備、推進“頂格戰法”、堅持精準施策,加快構建一流的工業互聯網發展政務環境。同時,強化企業主體地位,調動企業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三化”轉型的積極性,全力推動企業上云、用平臺,加快構建工業互聯網產業發展大生態,加速搶占工業互聯網發展制高點,為青島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貢獻膠州力量。
耿濤指出,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戰略目標統領下,青島工業互聯網各項工作全面起勢。膠州作為青島重要的工業基地,又正逢中國-上合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國家級膠東臨空經濟示范區等國字號平臺全面建設,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希望膠州厚植產業發展優勢,重點在產業鏈和資金鏈上下功夫,以生態思維重塑工業互聯網發展的政策環境、市場環境和產業環境,堅持頂格傾聽、頂格協調、頂格推進,擔當起振興實體經濟、打造工業互聯網新高地的重要使命。
會上,周云杰作了工業互聯網專題報告,聚焦“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這一主題,圍繞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探索與實踐進行了講解。(青報全媒體記者 霍璟祎 通訊員 李穎慧 鄧享)
責任編輯:孫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