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救救孩子! ”一歲多的寶寶高燒40℃、突發(fā)抽搐、神志不清,情況十分緊急,急需送醫(yī)救治…… 10月12日下午2時左右,這驚心動魄的一幕發(fā)生在李滄區(qū)中海國際御城小區(qū),回想起當時的一幕,孩子母親王女士仍心有余悸,當時無助而又焦急的她,不曾想在就醫(yī)途中,路遇一個個陌生而又溫暖的好心人——物業(yè)人員“百米沖刺”幫打車、陌生路人臨時請假開車緊急送醫(yī)、堵車大軍45度紛紛讓行……愛心滿城,溫暖圍繞,一幕幕感人的瞬間,讓王女士“暖哭了”,“我想通過早報,找到那些幫助我的好心人,向他們道聲 ‘謝謝’”。10月28日上午,王女士撥打早報熱線82888000反映說。
王女士寫下感謝的話語。
鏡頭1
物業(yè)“百米沖刺”路邊幫忙攔車
10月12日下午2時左右,市民王女士發(fā)現(xiàn)自己一歲多的寶寶高燒不止,而且伴有嗜睡、精神萎靡的情況,她趕緊拿來體溫計給孩子測體溫。“40℃!”體溫計上的數(shù)字著實把她嚇了一跳,緊接著孩子又出現(xiàn)了抽搐的情況,情況緊急,王女士沒有多想,穿著拖鞋和睡衣,抱起孩子就沖出了家門。 “當時我在電梯上非常著急,頭一次遇到這種情況也不知道怎么辦,就趕緊用手掐著孩子的人中,希望能有所緩解。 ”王女士說,她沖出電梯后,在小區(qū)里遇到了幾名好心的鄰居,他們見情況緊急,趕緊拿出手機幫著撥打120。
“當時確實太著急了,根本來不及等救護車,我就抱著孩子撒腿往小區(qū)門口跑,想著去路邊攔輛車,趕緊去醫(yī)院。 ”王女士說,在這個過程中,小區(qū)物業(yè)一名女工作人員見狀主動上前幫忙,兩人并沒有過多交流,看到王女士焦急的樣子,這名物業(yè)人員“百米沖刺”先跑到了小區(qū)門口,讓另一名物業(yè)人員給開著門,自己則跑到路邊開始攔車。
“求求你們,幫忙救救孩子,送我們?nèi)メt(yī)院。 ”這名物業(yè)人員跑到黑龍江中路,向過往的車輛頻頻招手,希望能有好心人幫忙送母子倆一程。這時一名在車流中等紅燈的小轎車女司機,突然拉下車窗向他們示意:“快上我的車! ”二話沒說,王女士抱著孩子和物業(yè)人員一起上車趕往醫(yī)院。
鏡頭2
好心大姐開車連闖4個紅燈
在車上,陪同的物業(yè)人員從王女士手中接過孩子,抱在自己懷里,為了防止孩子抽搐咬傷舌頭,她毫不猶豫將自己的手指放進孩子嘴里,并讓孩子側(cè)臥,以免發(fā)生嗆咳;而開車的好心大姐,也一個勁安慰她別急、別怕。“當時看到那一幕,我真是太感動了,眼淚都差點流出來了。”王女士說,在那一瞬間,她感覺這座城市好溫暖。
為了搶時間,把孩子早點送到醫(yī)院,開車的大姐加快速度,連闖了4個紅燈,朝著就近的醫(yī)院一路疾馳而去。
鏡頭3
遇路堵眾車主紛紛45度讓行
在車輛行駛到書院路附近時,遇到輕微堵車,心急的王女士趕緊下車,向前方的車輛一一說明情況,請求大家讓行,當時車主們都非常理解,車輛紛紛45度避讓,讓王女士所乘車輛先行。
就這樣,愛心陪伴,一路暢行,王女士一行快速趕到了醫(yī)院,“到了醫(yī)院后,開車的大姐和物業(yè)人員也一直沒有離開,而是陪著我忙前忙后,醫(yī)護人員也非常照顧我們,先給孩子看病,直到孩子父親趕來,才補交上了醫(yī)藥費。”王女士說,如今,孩子已經(jīng)痊愈,但她仍然惦記著那些幫助過她的人。 “我是如此的幸運,能遇到這么多好心的人,也正是大家的幫助,孩子才能順利脫險。 ”王女士說,她想通過早報,向每一個人說聲“謝謝”。
延伸
物業(yè)好心人原是“急救能手”
昨天,在王女士的帶領(lǐng)下,記者見到了當時“百米沖刺”幫她打車,留下“最美奔跑身影”的當事人——中海物業(yè)御城管理處工作人員孫娟,聽說王女士特地前來感謝,孫娟連連擺手,“這點小事不算什么,這都是我們應該做的。 ”
孫娟說,她是安徽阜陽人,也是兩名孩子的媽媽,因為工作原因,暫時將孩子們放在老家寄養(yǎng),自己一人在青島打工。孫娟說,之前她學過急救知識,所以上車后趕緊將手指放到孩子口中,以防孩子抽搐咬傷舌頭。
“我們物業(yè)工作人員一年定期有四次培訓,不論是外傷還是突發(fā)疾病的急救,我們都專門學習過,所以遇到這種情況,我們會冷靜處理。”孫娟說,除了急救知識,他們還學習過電梯困人、火場救人、地震災害、臺風的應對等各種知識。
進展
希望早報幫我找到開車大姐
如今,事情已經(jīng)過去了好多天,可王女士心中一直有個未了的心愿,那就是找到當時那位開車送他們?nèi)メt(yī)院的大姐,當面向她道聲感謝。
“那名大姐忙前忙后,一直陪著我們到了醫(yī)院,忙到很晚才離開。在路上,她還耐心地安撫我不要著急,為此她還特地向單位請了假,真是一位做好事不留名的 ‘活雷鋒’。 ”王女士說,如今孩子已經(jīng)恢復,希望通過早報,能找到這名熱心大姐,當面去致謝。“我們青島不愧是一座文明城市,這里的人們熱情有愛,素質(zhì)高,生活在這樣的城市,我們的幸福感滿滿。 ”王女士最后說。
孩子高燒抽搐,好心人愛心接力。 視頻剪輯/寧婧
/新聞幕后/
救人闖紅燈這樣處理
在采訪中,王女士多次詢問記者,那名好心大姐因為著急送他們就醫(yī),路上連闖多個紅燈,是否會因此受到處罰,對此記者咨詢了李滄交警。
交警表示,根據(jù)《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處理程序規(guī)定》第二十二條交通技術(shù)監(jiān)控設(shè)備記錄或者錄入道路交通違法信息管理系統(tǒng)的違法行為信息,有下列情形之一并經(jīng)核實的,違法行為發(fā)生地或者機動車登記公安機關(guān)交通管理部門應當自核實之日起三日內(nèi)予以消除:違法行為人或者機動車所有人、管理人提供證據(jù)證明機動車因救助危難或者緊急避險造成的違法行為。
“機動車駕駛?cè)丝蓱{行車記錄儀或者受助人證明、病歷,有了行車記錄儀就有視頻資料,如果沒有,也可以到交管12123平臺查詢自己的信息。憑借這些證明,到交警隊說明情況,警方對信息進行核實后,可免除處罰,并清除違法記錄。 ”李滄交警回復說。
/記者手記/
讓愛心善舉“習慣成自然”
一個微笑、一份熱情,一個狂奔的身影,一個禮讓的舉動,點滴小溫暖,匯聚大能量。在采訪中,記者被島城這些樂于助人、無私奉獻的普通市民所感動,正是因為他們的默默付出,才讓青島這座文明之城的熠熠星光更加閃亮。
不論是平凡崗位上的物業(yè)人員,亦或是不知名的好心大姐,還是那些禮讓車輛里的文明駕駛員,正是他們的身影構(gòu)成了一幅和諧有愛的畫卷,讓青島愛心之城的名片大放異彩。當越來越多的人有了愛的習慣,當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善的洪流,當奉獻愛心不只是“短期行為”,而是尋常日子的生活習慣時,我們的生活會因為這些“習慣成自然”的善舉變得更加溫暖和美好。(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李彥宏 楊博文)
責任編輯:單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