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5月24日訊 “盡管跨省,法院還是幫我們要回了設備,感謝法官的公正執法。”近日,申請執行人青島某紡織機械公司將一面“正義的守護者 人民的好法官”錦旗,送到了黃島法院執行局法官左狀根手中,對法院高效執行、跨省為其追回44臺大型紡織設備表示感謝。

2019年至2020年,安徽省六安市的吳某某先后三次向青島某紡織機械公司購買紡織設備共60臺,交貨后,吳某某以各種理由拖延支付貨款,青島某紡織機械公司遂將其訴至法院。經法院調解雙方達成協議,約定剩余款項由吳某某分4次支付,費用按期足額支付完成前,涉案紡織設備仍歸青島某紡織機械公司所有。
調解書生效后,吳某某拒不履行,青島某紡織機械公司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面對法院的執行通知書,被執行人吳某某我行我素、逃避執行,甚至玩起了“失蹤”,貨款遲遲收不回來,導致青島某紡織機械公司經營受到不利影響。
在獲得申請執行人提供的線索后,為搶抓執行有利時機,防止被執行人將設備變賣或轉移,黃島法院執行局內部立即研判、制定執行預案、調配警力,并通過執行協作系統報異地協助執行。
今年4月24日,黃島法院執行團隊驅車700多公里奔赴吳某某工廠所在地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在金寨縣法院的大力支持下,雙方當即研究制定具體執行方案。執行行動當天,金寨縣法院執行局局長現場協助指揮,兩地法院協調配合,為案件順利推進提供了組織保障。
拆裝設備時,由于遭到被執行人家屬堵門和工人阻攔,場面一度陷入混亂。執行法官釋法明理,說明阻攔強制執行的法律后果,經溝通,被執行人家屬同意拆卸設備。經了解,該工廠拖欠20名工人的工資尚未給付。為盡可能兼顧申請人的合法權益和工人的民生權益,執行法官現場組織各方協商,最終促成對案涉標的處置達成協議,確定44臺設備由申請人取回,其余16臺設備納入工廠債務清償,保障工人工資支付。在兩地法院的協同配合下,44臺設備全部安全拆除并運回。
執行法官表示,由于該案涉及多方權益交織,必須妥善解決矛盾、推動達成共識,才能畫出“最大同心圓”。黃島法院將持續發揮審執職能作用,加強涉企矛盾糾紛化解,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切實助力西海岸新區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戴謙 吳兆強 李曉燕)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