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日報2020年10月30日7版
場景實驗室創始人、新物種實驗計劃發起人吳聲預測:青島處于新物種大規模爆發的前夜
新物種爆炸,創新才會成為節日
當場景實驗室創始人、新物種實驗計劃發起人吳聲接到春光里產業資本集團創始人、中國天使聯合會會長楊守彬的電話,邀約他參加青島創新節的時候,吳聲不假思索地答應了。原因無他,就是在楊守彬快速的語速里,提到了一個關鍵詞“創新節”。
只有新物種爆炸,創新才會成為節日。在29日舉行的2020青島創新節“新物種爆炸(青島)創新發布”上,吳聲說:“因為有了這樣的創新節,我持續四年的新物種爆炸擴展了更加具體的陣地。”

■吳聲在新物種爆炸大會上演講。 韓 星 攝
于是,吳聲不僅來了,還將連續四年都在北京舉辦的新物種爆炸大會帶到了青島。
4小時的獨立演講,吳聲以“數字商業進入場景紀元”為核心發布內容,圍繞人、車、空間、城市系統闡述“場景紀元”4大方法和12大趨勢預測,帶觀眾理解經濟巨變中不變的底層進化邏輯,并結合青島營商環境與創新氛圍的建設,給出更具針對性的產業判斷。
人物小傳
吳聲,場景實驗室創始人、新物種實驗計劃發起人。作為中國互聯網原創商業方法重要研究者和實踐者,吳聲著有《場景革命:重構人與商業的連接》《超級IP:互聯網新物種方法論》《新物種爆炸:認知升級時代的新商業思維》《場景紀元:從數字到場景的新商業進化》等多部商業方法專著。他提出的“場景”方法論,被許多創業者推崇與應用,他在每年的“新物種爆炸吳聲商業方法發布”上,都會透過鮮活前沿的案例和風向,“抽絲剝繭”出屬于當下商業世界的底層創新邏輯,并對未來商業作出預測,剖析新的趨勢變化。
核心觀點
我們正在進入一個全新的場景紀元。商業在高速流變中迎來重做一遍的可能。
以數字化的車為代表,有意義的新場景不斷涌現,新的敘事不只圍繞“萬物車聯”,但“人聯萬物”的原點由此展開,在全新邏輯與秩序中理解充滿隨機性的常態。場景開發作為這一背景下的關鍵命題,成為越來越重要的競爭規則:重新定義消費者的生活方式,代表著新商業的進化方向。
從數字到場景,新的商業思維與方法論正以場景為單位展開。在變化的過程中,青島具備了大規模的新物種爆發的土壤,處于新物種大規模爆發的前夜。青島將會是未來5G+AIoT和工業互聯網最重要的一塊紅利區域和策源地。

■吳聲在新物種爆炸大會上演講。 韓 星 攝
數字化的驟然加速迎來場景新紀元
新物種向來九死一生,它的命運一開始是脆弱的,但是協作、協同和合力,能助力新物種的驚險一躍。海爾、海信、青啤,它們正在新的土壤里長出新物種;澳柯瑪、雙星浴火重生,在智能制造的領域,它們也是新物種嗎?吳聲說:“我要說它們都是。新物種重要的是理解新的生活方式,理解新的技術趨勢,理解新的商業規則,理解新的產業協同。”
吳聲說,當疫情帶來數字化的驟然加速,數字進入現實的不可逆,場景已從局部改造商業變成開始完整接管生活。我們的“口紅場景”被“口罩場景”所替代;進入場館需要健康碼,我們生活在一個“碼上城市”,對小程序、掃碼、移動支付習以為常。這種不可逆也在告訴我們,現在正在進入一個新的時代場景紀元。
極致個體化的新場景正在快速成就大量的DTC新品牌。什么是DTC?Direct to Consumer,是直面用戶的品牌模式。2015年底,一名基金分析師曾對吳聲說,大家都在建議安德瑪把Lululemon收了。當時安德瑪的市值是Lululemon的兩倍。吳聲說:“我在硅谷看了兩家Lululemon的門店,它的確像是上一個時代的產品,但是在那個門店里面,我依然看到了一絲倔強,這個倔強就是Lululemon針對社區有它的計劃和列表,它的黑板報上寫著周三是什么樣的活動。我們很多同學說Lululemon可能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品牌。五年過去了,今天早上我看美股收市的時候,Lululemon的市值是411億美金,安德瑪的市值是52億美金?!睘楹未讼碎L?即使疫情帶來大批量門店關門的艱難處境,它依然表現出了極好的抗跌性。
Lululemon做對了什么?吳聲說:“如果你注意Lululemon新開的門店,你會發現很多非常微小、經常容易被忽略的事實,它沒有大張旗鼓的廣告,但是它會給瑜伽教練贈送或打折各種瑜伽用品。2016年,我專程去考察了它在倫敦的一家門店,當時它們的接待人員跟我講解,‘我們現在還依然用英國本土香氛,在不足20平方米的二樓教授瑜伽知識、進行瑜伽訓練,報名的人數總是超額,這讓我們堅定地去想象,應該開發自己的體驗空間和輕食解決方案’?!彼f,這種變化來自于“科學家領導”的技術革新、長期重視電子商務的收入、重視DTC所帶來的止損以及Lululemon一直所強調的數字網絡的營銷能力。
“今年8月份我們推出了SeedClub會員新物種聯盟之后,發現大量新觀念品牌報名?!眳锹曊f,希望幫助更多的創業者和創始人實現基于場景DTC方法的升級。他說:“創始人的戰略、品牌、IP、商業模式應該更加聚焦于理解用戶、聚焦供應鏈到生態鏈的驅動、聚焦產品的迭代,讓產品力能夠天生爆款、自帶勢能。”
其實“茍日新,日日新”,“新”永遠是一種迭代的機制。吳聲認為,太陽底下從沒有新事物,但是新觀念對于理解數字時代的無人區來講,是全新的命題,所需要付出的努力太多太多。
12個預測,新物種正在不斷生成
吳聲對新物種作出了12個預測,分別為品牌協作、用戶許可、文化同人、萬物車聯、架構共享、軟件生活、付費空間、場景會員、空間算法、新社區商業、場景云化、社會設計。這是12個新物種預測的首度發布。
品牌協作不是基于單品的營銷策略,而是基于場景的IP打造,要求的是品牌間從場景洞察、產品研發、供應鏈體系到用戶觸達所完成的創作系統性。其實它不僅僅表現為預測,它是正在發生的現實。沒有獨善其身,因為我們在一個融的時代、達的時代、雅的時代。
萬物車聯則是以數字化的車為介質,圍繞高速流動的新生活方式,實現人車交互的體驗流暢。自動駕駛道阻且長,但作為明確的場景方向,萬物車聯給出5G+AIoT背景下,圍繞Smart mobility(智能移動)的新技術開發、新應用場景測試和新規則建立。
吳聲認為,關于萬物互聯的基礎,就是數字能源場景創新。數字能源正在成為驅動萬物車聯的基礎能力和底層系統。 數字化的車是基于數字能源和LBS的信息處理工具,是高速移動的數據倉庫?,F在,青島要發展的并不是簡單的“智能出行”,而是要打造一個全新的數字能源生態。在這個生態里,不僅可以解決小問題,還要開發小場景,推出小協議,打造屬于自己的獨特小生態?!霸谶@樣的‘四小’里面,我們可以見到青島的雄心是如何落地的,但是它首先應該在一個更加正確的賽道和空間里,去看到人和車的關系是如何被處理的。如果自動泊車的技術不能達到L4級別,它就不能成為我們的器官,只有交互的流暢,才能更好地完成人的延伸,加速車的器官化。未來汽車、理想汽車致力于智能座艙,流暢出行的數字助理本身隱喻著我們所期待的一種車載和車聯生活?!彼f。
青島應進行智慧家居解決方案的場景遷移
現在是一個蓄積時代,一個升級時代。“更新”成為數字生活的體驗參數與意義寄托,在一個更多的基于場景請求的軟硬件一體化的升級時代,軟件才是我們的全部,軟件生活才是我們的意義所及。
在軟件生活篇章,吳聲同樣提出了對青島科技創新的思考,他把它總結為智慧家居解決方案的場景遷移。青島是長期以來中國家電制造的家電之都,可以以海爾、海信等代表企業的技術解決方案積累為優勢,形成智慧家居解決方案場景的遷徙和遷移,加速5G、人工智能的場景開發,從智慧家居到智慧出行到智慧城市,來打造智能經濟的城市樣板。
吳聲說,雙星、澳柯瑪的浴火重生和轉型,都是把智能制造作為它們最重要的技術應用機會,這個機會來自基因和稟賦。這是非常成熟的制造業解決方案的優勢。在家具家電領域,青島堪稱獨步中國,應該讓更多的創新者和創業者來共享解決方案的成熟經驗,共享彈性供應鏈和柔性供應鏈的能力。應該有更多的新觀念品牌和產業物種形態,能夠在“厚積”的青島完成“薄發”,能夠在深耕的青島完成技術的晉升。
付費空間即利用數字化的建模分析和智能響應能力,最大限度提供具體場景不間斷的體驗服務,計量單位可以是次、可以是日、可以是周、可以是月,拉長停留時間,捕捉各種類型的場景請求,形成特定時間單元的提案式體驗。吳聲介紹,“東京的文付費空間里有活動、研討會,只要花費非常低的門票,就可以包含咖啡和茶以及所使用的時長。我國比它更有優勢,我們有小程序的預約,可以通過訂閱的模型來建構付費空間,可以擺在大眾點評和美團上售賣,還可以開拓天貓、京東和蘇寧的旗艦店?!?/p>
“內容力商業”剛起步,青島是一片廣闊實驗田
空間算法是商業地產領域的一個迫在眉睫的議題。受疫情影響,百貨形態的“窮途末路”和購物中心的進化,應該從哪里開始又從哪里結束?吳聲說,無論是聯合辦公、共享辦公、商業地產,還是社區的商業空間,空間運營者都應該具有一種用數據建模的能力,通過場景表達,從選品機制、品類邏輯、招商邏輯到品牌篩選,乃至于每個空間都應該有自己的孵化品牌、創新品牌、扶持品牌,盈利模式不再是租金,盈利能力不再是與入駐品牌的簡單分成,而是讓有限的空間成為虛擬的電商平臺和虛擬的創新加速孵化器。品牌共同面對的用戶社群的運營體系也有基于場景會員的模式,有屬于自己的空間算法。
基于空間算法的預測,吳聲對青島的科技創新也有類似的思考,他稱其為“內容力商業”,即以策展式的商業、數字化的空間驅動國際時尚城的場景進化?!扒鄭u宜家家居+寫字樓的綜合體與宜家在上海的城市門店一樣,都給出了類似的可能性。昨天我在青島萬象城所看到的秋冬季時裝周,也以重構和想象為主題,希望去定義它的內容,它和它所有的品牌也可以面向用戶,來完成一次全新的時尚生活方式的提案。”青島的內容力商業剛剛起步,被挖掘得甚少,可以成為一個真實的實驗田。“我在青島的主題酒店里卻沒有看到本土的家電品牌,實為遺憾,我想內容力商業和我們剛才講的自動駕駛一樣,都是道阻且長,但是非此不可?!彼f。
如何破局直播電商找客戶?吳聲認為應是以氛圍力跨越距離,需要選擇青島的原生直播品牌,通過直播的形態讓青島本身的各種類型的產業形態從“店播”到“播店”。多樣性正在緩慢發生,青島需要把握的其實是一個產業鏈機會,而不僅僅是一個營銷業態的趨之若鶩和人云亦云?!安痪们埃易鳛樵u審參加了吳曉波890新商學舉辦的新國貨大賽,我們更多的時候希望看到青島大量的老字號是如何新生的、新國潮是如何崛起的。其實更重要的是讓青島與更多的品牌在我們12月30日的評選里面榜上有名?!彼f,這個時代“場找人”的核心,不僅是激活私域的流量,還有組織再造能力和重組供應鏈的效率。氛圍力不僅在重新丈量用戶的距離,也在重新丈量城市的文明。新服務決定了城市的質量,新的社區語言和新的位置語言,也決定了城市的生態位。
智慧城市的實質:科技為每位市民帶來幸福感的提升
新社區商業是人性化的網絡,場景被不斷的云化。城市的智慧節點體驗規則,以社區為場景單元。既是以智慧節點、超級App、細分場景業態的引入,破除城市服務無力距離的便利性網絡,更是以新社區、新服務拉近情感距離的人性化網絡。
吳聲說:“如何引入細分場景的業態,不僅考量著我們的眼光,也在考量著對于新生活變化趨勢的脈搏把握。智慧城市的實質是智慧場景的涌現,其實從萬物云化到場景云化,從數字政務到城市治理、城市決策、產業互聯的效率提升,應該讓每位居民能夠切實感受到科技帶來的幸福感的提升。”
“我們還需要更加關注的是社會設計?!眳锹曊f,新的社會設計應指向更多的留白、更多的非接觸、更多的呼吸感。人性化的交通、友善設施、分布式的公共空間,都應是重點優先發展的城市氛圍系統的建設方向。
“以地域文化沉淀建構原創內容力,以科技創新為場景動力,以‘工業互聯網’明星企業為IP入口,我們系統設計青島城市IP的獨特性價值,我們要率先占據智慧城市競爭的場景生態位。”這是吳聲對青島的城市IP的定義,他認為無論是青島國際啤酒節,還是國際客廳、上海深圳青島生態共建的聯合宣言,都要定義更多的新物種、新場景,讓更多的人理解為什么青島宜居、宜創、宜興、宜業、宜家、宜人。他說:“青島作為城市IP,不言自張,不顯自張。城市IP也是‘道阻且長’,就像此前青島市副市長耿濤說的那樣,我們在無人區扮演一個引領者的時候,永遠不知道生活的下一個巧克力是什么滋味。但是我們要砥礪前行,去探索出一條真正意義上的新路,在這條新路里面,現有的IP是需要活化的,新的IP是需要耐心持續打造的?!保ㄇ鄭u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郭菁荔)
附:吳聲專訪
問:今天在青島的這場發布會是目前中國唯一的商業方法發布會,選擇來青島,您答應得不假思索,是看中了青島的哪些特質?
吳聲:青島創新節本身就是一件“對的事”,因為創新節的標志必然是創新成果,也就是我說的新物種爆炸,才會讓創新成為節日。我來過青島很多次,長期關注著青島的產業變化,在變化的過程中,青島的的確確具備了大規模的新物種爆發的土壤,甚至可以說,青島正處于大規模新物種爆發的前夜。青島應該是未來5G+AIoT和工業互聯網最重要的一塊紅利區域和策源地。這也讓我對于自己的研究,乃至與青島這一方創新熱土的關系,有一個更加明確的預期和期待。
問:有計劃推出關于青島場景研究的專著嗎?
吳聲:我在今天的演講中,有著對青島科技創新思考的雛形,雖然看起來思考方向只是四頁言簡意賅的ppt,但其實背后已經積累了大量的研究案例和素材。假以時日,如果有非常好的契機,結合我們研究的一些場景實踐,會與更多青島創新企業、大平臺有更加深入的共建。我認為它會是非常重要的長久研究產品案例的基地、智能經濟內容的樣板基地和新商業、新物種的方法基地。所以一本書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可以從一本白皮書開始。
問:根據您所描述的智能經濟的城市樣本,青島的工業互聯網應用場景還可以有哪些拓展?
吳聲:smarthome解決方案能夠完成一種持續的遷徙和遷移,也就是說供應鏈和產業鏈的基礎和技術能力,可以開發出非常多的新場景,包括購物場景、家庭場景、智能交通場景、智慧社區場景、智慧文旅場景等。事實上,這種變化已經在發生,但它還可以來得更猛烈些??梢粤⒆闳颉⑷珖?、全省的角度,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開闊格局后,新場景開發的數量可以更多、質量可以更高。
問:數字商業雖然不只是年輕人的“專屬”,但年輕人確實可以為城市注入活力、動力、創造力,您認為青島該如何吸引年輕人?
吳聲:今天我在演講中反復提到了“何為安居、何為樂業、何為宜居、何為宜創?”當然,我認為最重要的一定是價值的成就感、財務的自由度、科技的有趣性、創新的不一樣,四位一體共同構成對年輕人的吸引力。要讓年輕人知道青島的交通解決方案是很方便的,時間不必浪費在通勤上,而是投入在創造上。讓年輕人認識到在青島,也可以創造出與全球比肩的一流的黑科技產品、一流的文化內容產品、一流的策展式的商業、一流的新消費的品牌。
青島能不能實現這種期待?還有待于把大量的平臺能力、企業能力、工業互聯網能力下放到日常生活、城市治理中去。看到青島舉辦創新節,我有理由相信這種可能性可以迅速成為現實,也會成為青島城市生活的常態,畢竟,沒有什么比創新更能吸引年輕人了。(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郭菁荔)
責任編輯:王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