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鍋涮肉
全家圍坐定格溫暖
“人生,沒有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事,在家涮一頓火鍋,啥煩心事都會煙消云散。 ”在肖琳的家里,只要秋天一到,就很少燒菜,尤其是周末的家宴,無需在市場上大買特買,只要到肉攤上看看今天的牛羊肉新不新鮮,再到菜攤上挑選幾種家人喜歡的蔬菜,就可以回家安排上一頓豐盛的周末涮鍋。
秋風襲來,葉子變黃,長成的肉羊蓄滿了沁香的脂肪。于是,不論是誰,對羊肉的狂熱都會愈發高漲。“品美味,貼秋膘”的食客,最終在每個秋天達成共識:吃羊。羊大為美,這是肉食者餐譜里的金科玉律。好這口的,隔三岔五就能吃上一頓。家里的掌勺也爭奇斗艷,把羊肉弄出千百般做法,令人食欲大開,其中“涮”是最家常也是最受寵的做法。
家庭使用的鴛鴦鍋,精致輕便,可拆卸的鍋體可以把鴛鴦鍋換成 “田字格”、“九宮格”。只要插電,開火,萬事俱備。肖琳的父親,是正宗的老饕,有時買來羊肉,先冷凍成柱坨,完后上刨子,削成比紙片厚不了多少的薄片,紅白相間,打卷碼盤。上了桌,擺在鴛鴦鍋邊,一邊是鴛鴦鍋的熱氣騰騰,一邊是粉嫩的大盤羊肉卷,這就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燒水,鴛鴦鍋一半用骨湯或清水、一半用麻辣或番茄鍋底料,水沸后下肉,肉熟出鍋,工序極為簡潔。 ”肖琳說,家里涮鍋更注重營養健康,湯料里再加些枸杞、棗片、姜片、蔥白在里頭翻滾借味兒,沸騰之后,趕緊出筷子夾肉開涮。落后,可就沒了頭一遭的鮮美。家里涮鍋的烹調雖至簡,但料可得講究繁復,麻醬打底,剩下的韭菜花、腐乳、老干媽、香菜就因人而異。更會吃的人,就再準備些蒜末、小米辣或糖蒜,懂得去膻解膩,糖蒜和蘸了料汁的羊肉一股腦在嘴里,酸甜咸鮮,全都占據。
涮鍋的羊肉香味也是別具層次的,涮鍋前期,羊肉滑嫩爽口,肉香豐盈。涮鍋中期,混合其它食材,羊肉口感豐富。涮鍋后期,湯底料越煮越濃,羊肉口感濃郁。 “涮羊肉高級之處,在于好消化。若是空口吃其他烹調方式的羊肉,撐死也吃不了二斤。但要是涮肉,二斤進肚,全然化開,滋身養氣。 ”肖琳的冬日家宴,一家人圍桌而涮,在氤氳氣氛里,話酒桑麻,袒露真心。長輩舉著杯里的啤酒,晚輩捏著手里的可樂,就著涮肉,那一幅幅圖景已然成為鐫刻在時光里的溫馨畫面。
砂鍋燉品
一口熱湯疏解疲憊
“每到這個時候,老公就會把櫥柜里的砂鍋拿出來,到市場上買一只剛宰的烏雞或新鮮的棒骨,拿回家燉一鍋好湯,給我和女兒補身體。 ”李秋雅很少在家做飯,但經常看丈夫在廚房忙活,也學會了大概:把買來的烏雞清洗好后,剁成大塊,準備好大蔥、枸杞、香菇、蟲草、香葉等配料。先把鍋里面裝上足夠的水,把姜切成片放在里面,然后加上少許黃酒,給雞肉去去腥。冷水的時候把烏雞剁成塊下鍋。等水開了之后,撇去上面的浮沫,然后再讓它煮上大約五分鐘,就把肉撈出來控一下水,放在一邊備用。烏雞對女性特別友好,血清蛋白、鐵元素含量都很高,含油量卻很少,好吃不怕胖。
“蟲草和枸杞還有香菇,一定要提前泡發,不用泡的太久,一個小時就足夠了。因為燉雞的過程也很久,能夠讓它慢慢都發開,營養物質也能夠全部出來。 ”丈夫提醒李秋雅燉烏雞的關鍵,把大蔥切成幾段,把香菇切成小片,然后,把鍋里加上水,放入烏雞和各種配料。再加上15克黃酒,5克白酒,然后用大火燒開之后,讓它沸騰五分鐘,然后轉為小火,蓋上蓋子,煲大約兩個小時,這時候就可以吃了。 “不論每天多累,打開門看到家里的鍋爐上煨著的一鍋暖湯,再多的疲憊都瞬間卸下。 ”對無數家庭來說,秋冬季節里一口暖湯,就像砂鍋里沸騰的泡泡,除了美好的滋味,還有幸福的滿溢。
養顏小食
簡單易做為美麗加分
“雖然不會做復雜的飯菜,但在老公的感染下也會做些簡單的小食,為了好操作,買了一些小型的鍋具,科技人性,使用起來非常上手。 ”好看的鍋具給李彥彥帶來很大的烹飪樂趣。阿膠糕、桃膠奶……這些養顏小食成為李彥彥款待姐妹們時最受歡迎的下午茶。
“把阿膠放入小奶鍋中,倒入黃酒600ml浸泡24小時。把黑芝麻、核桃仁炒熟,紅棗去核備用。將黃酒泡軟的阿膠用大火煮開,把用黃冰糖調味,調小火慢慢熬膠,期間用勺子不停攪拌,熬30分鐘左右直至‘掛旗’或‘滴水成珠’即可。”李彥彥說,熬好膠之后,加入之前準備好的黑芝麻、龍眼肉、紅棗、核桃仁、枸杞子,攪拌均勻。倒入提前準備好的甜品托盤中,壓平后蓋上保鮮膜,放入冰箱冷凍一夜,第二天膏體變硬后切片即可。
阿膠是秋日養顏最好的 “甜品”,尤其是相比蛋糕、點心一類的甜品,它的抗糖性被越來越多的女性喜歡。除了阿膠糕,李彥彥烹飪的桃膠奶,搭配阿膠糕,堪稱給皮膚吃膠原蛋白。 “把買來的桃膠、皂米、雪燕清洗干凈,桃膠、雪燕取出三五顆,皂米取一小把,放在溫水里泡開。”李彥彥邊演示邊告訴記者,電熱奶鍋的好處就是功能齊全,使用方便,是懶人和上班族的福音。泡好的材料放到鍋里,加1-2包牛奶和黃冰糖,煮沸后趁熱來一碗,奶香撲鼻,桃膠和皂米煮得軟軟糯糯,一顆顆飽滿晶瑩,看起來元氣十足。(撰稿攝影 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鐘尚蕾)
如果你是一位熱愛烹飪的美食家,或是愿意四處發掘美食的探店達人,請掃碼入群加入我們,一起互動起來,探索美食世界!
責任編輯: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