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訊 斑馬線上,一位身穿公交制服的駕駛員攙扶著一位視障乘客,一邊為其描述前方路況,一邊慢慢地往前走……10月25日上午,在人民路瑞昌路公交站點附近的一處人行橫道上,這溫暖的一幕感動了不少路人。這位駕駛員就是駕駛16路公交車的楊學貴。當天,這位視障乘客下車時,她主動將其攙扶下車。得知其前往的目的地距車站還有300米后,楊學貴便將車輛停靠在安全位置,當起了視障乘客的“眼”。回到車上后,乘客都為楊學貴的暖心善舉豎起了大拇指。在小小的十米車廂里,類似的好人好事不勝枚舉。
王勝平是公交10路線駕駛員。不久前的一天,他在清理車廂時發現一個座位底下有一個黑色布袋,包內裝有五萬元現金。正當工作人員準備報警尋找失主時,失主趕到了位于板橋坊的公交停車場,得知現金被駕駛員撿到,失主放心了。像王勝平這樣拾金不昧的事跡幾乎每天都在發生。據統計,2020年1月至今,公交職工拾金不昧現金共計36萬余元、物品共計4219件,接到拾金不昧表揚電話1909個。
一個個發生在青島公交車廂里的溫情瞬間,還頻頻引發全國關注。近一個月來,央視新聞直播間欄目接連點贊“青島溫度”:10月8日,在932路公交車上,駕駛員送給沒戴口罩的乘客一個口罩。幾小時后,這位乘客再次乘車,回贈了100個愛心口罩;10月22日,在寒冬即將來臨之際,一位老人給372路駕駛員和乘務員送來了親手織的毛衣,感謝他們長時間對她的關心和照顧。這種和諧的駕乘關系、人與人之間的溫情互動,感動了全國人民。
如今,踐行文明風尚、打造文明交通,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已成為青島公交駕駛員的“集體自覺”。好人好事層出不窮的背后,得益于企業文化的引導和制度體系的激勵。“青島巴士榮譽乘客”和“青島巴士最美員工”榮譽機制自2019年3月建立以來,共有21位乘客和14名員工獲此殊榮,“好人效應”不斷顯現。
今年10月,6路線駕駛員王艷剛剛獲評全國百名“最美公交司機”。在27年的駕駛生涯中,王艷將微笑服務、貼心服務融入車廂服務中,并首推“十米車廂一個家”的理念。在王艷的車廂里,有一個“便民箱”,里面常備藿香正氣水、速效救心丸等藥品以及一次性雨衣、手套、口罩等用品。“我們要努力做到讓每一位乘客滿意,讓市民出行之路更加暢通便捷。”王艷說。(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建亮 通訊員 張雅雯)
責任編輯:王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