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歲的陳佩斯突然成為新聞焦點:22年前他與央視一拍兩散,如今在2020這個最特殊的年景,他與央視突然牽手,擔任央視首檔喜劇傳承類綜藝節目《金牌喜劇班》的“首席金牌導師”,還把自己兒子陳大愚和學生們列入了選手陣容。當年央視一統天下時,陳佩斯、朱時茂離開了春晚這個成名舞臺,各自辛苦打拼;多年后當年的是非恩怨仍然沒有正式“說法”,陳佩斯卻跟央視聯手做綜藝了,這讓觀眾不免懷疑:雙方到底是一笑泯恩仇還是情勢使然?在全新的綜藝語境、全新的喜劇生態下,陳佩斯能玩轉嗎?是央視少不了陳佩斯還是陳佩斯離不開央視?
歸來者不復從前
按照陳佩斯的說法,《金牌喜劇班》是自己的喜劇課程的一次整理、升華。疫情期間,65歲的陳佩斯在家中把自己的喜劇理論從頭到尾進行了梳理,他特別想有機會能讓更多人了解到這些喜劇理論。雖然之前他每年都會舉辦喜劇創意訓練營,培養喜劇新生代,但畢竟受眾有限,因此希望能夠借助一個影響力更廣泛的平臺,讓大家去了解他在做的事情,同時發現更多喜劇人才。剛好央視想要做一檔喜劇類綜藝節目,于是彼此進行了深入的溝通交流,最終決定合作一檔有深度的喜劇綜藝節目,希望能夠通過這個節目,傳播他的喜劇理論,挖掘喜劇人才。
1998年離開春晚舞臺的陳佩斯,是業內資深喜劇人,是小品這一喜劇門類的開創者之一,也是喜劇電影的先行者、喜劇表演理論的創始人。而2020年歸來的陳佩斯是大道文化創始人,在北京擁有大道喜劇谷,在蘇州擁有大道喜劇院,他牽頭打造的《陽臺》《戲臺》等喜劇作品都是全國巡演的熱賣劇目。可以說,陳佩斯“大道”跟郭德綱“德云社”在形態上頗為類似,《金牌喜劇班》如果能招納更多優質徒弟,“大道”也將成為德云社、開心麻花之后國內又一支喜劇勢力。歸來者不復從前,陳佩斯表示:“參加《金牌喜劇班》這個節目,是為了把我的喜劇理念傳播出去,就跟我們每年舉辦一期喜劇培訓班的目的一樣,所以我就把它當作教學任務來完成。”可以說,陳佩斯的喜劇與目前市面上的商業喜劇性質完全不同,后者往往是靠語言包袱取勝,屬于喜劇類型里的癲狂鬧劇,而陳佩斯喜劇里的荒誕感、諷刺味道和文化意味都有著學院派的秉承,告別春晚的這些年,他已經把喜劇做成了嚴肅的爆款——嚴肅點兒,我這兒做喜劇呢!
舊日恩怨,時過境遷?
1984年央視春節晚會上,陳佩斯、朱時茂首度合作演出小品《吃面條》,陳佩斯圍著一個空桶表演吃面成為春晚舞臺上的經典:簡單的無實物表演,卻讓觀眾口舌生津,隔著屏幕感受到空碗里面條的鮮、燙、滿。1986年春晚小品《羊肉串》、1989年春晚小品《胡椒面》持續打磨這對搭檔,直至1990年的《主角與配角》,陳佩斯扮演一個不服不忿的配角,非要扔掉“叛徒”的角色,演一次“八路”,結果卻把八路演出了叛徒的味道,用角色的內化展示了高級的喜劇應該怎么演。然而,陳佩斯、朱時茂的輝煌并未持續下去;1998年,在央視春晚小品《王爺與郵差》現場狀況不斷,朱時茂的麥克風脫落,只能靠近陳佩斯共用一個麥克發聲,兩人回到后臺痛哭失聲。隔年,中央電視臺下屬的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未經許可擅自出版了《王爺與郵差》等十個小品的光盤。陳佩斯和朱時茂隨即將其告上法庭,經法院判決,侵權方在《中國電視報》上刊登致歉聲明,支付了三十多萬賠償金,而此后兩人再也無緣春晚舞臺。
22年后,陳佩斯重返央視舞臺,此時喜劇已經成為各大衛視乃至各大平臺的流量王牌。喜劇與流行音樂堪稱競爭最充分的兩個綜藝類型,就喜劇來說,實體演出有“德云社”郭德綱、岳云鵬、張云雷三位頭牌領銜巡演,有“開心麻花”《烏龍山伯爵》《牢友記》等佳作各城市巡演以及占據東北天下的劉老根大舞臺;而衛視節目也有《歡樂喜劇人》、浙江衛視《中國喜劇星》、湖南衛視《百變大咖秀》、遼寧衛視《本山帶誰上春晚》等熱門;平臺綜藝秀更是捧紅了《脫口秀大會》《吐槽大會》《德云斗笑社》等人氣節目。喜劇節目的衍生鏈條漫長,德云社、趙本山師徒、開心麻花都在影視領域持續發力,而李誕為首的脫口秀藝人更是在直播帶貨、短視頻營銷領域風生水起。在當下這個節點發力喜劇,藝人資源幾乎被瓜分殆盡,除了陳佩斯外,央視很難找到其他有影響力、有產業規模的團隊合作了。舊日恩怨隨流水,時過境遷話當下。陳佩斯與央視的合作只能說是一拍即合,畢竟春晚的影響力已不復當年,而小品這一門類也在當下語境里略顯陳舊。
陳佩斯的喜劇升級
根據節目介紹,《金牌喜劇班》定位為“國內首檔喜劇傳承類綜藝節目”,節目將聚焦喜劇幕后,通過真人秀和舞臺競演相結合的方式,深度挖掘喜劇背后的故事。陳佩斯的兒子陳大愚以及陳佩斯的學生也會作為選手參加《金牌喜劇班》。陳佩斯表示:“對待他們將像對待其他選手一樣,一視同仁。”此情此景讓人聯想起《歡樂喜劇人》,郭德綱把自己的兒子、徒弟都推到前臺,成就了岳云鵬、郭麒麟的一飛沖天。從產業布局來看,陳佩斯既有學院派演員的正規布局(做培訓的喜劇谷、做演出的喜劇劇院),也有對新平臺的敏銳意識,他在抖音上與兒子陳大愚開通了賬號,“陳佩斯父與子”密集推出五十多個段子,粉絲量近三百萬,“我爸已經兩天沒打我了”最早就是陳大愚跟陳佩斯拍短視頻喊出來的,透著當年陳強老爺子與陳佩斯在電影《父與子》里的笑鬧心勁兒。加上央視這個平臺,陳佩斯和他的“大道”品牌擁有了從實體劇院、衛視平臺、短視頻平臺、教育培訓的完整鏈條。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小品舞臺上,陳佩斯、朱時茂的表演讓觀眾耳目一新,這種喜劇表演從小人物的角度出發,通過精心設置的身份的反差,通過“叛徒變八路”“小偷與警察”“羊肉串攤主與工商管理員”等形象的錯位增加戲劇沖突,加之陳佩斯帶有卓別林色彩的肢體表演,構建了極具個人色彩的喜劇。而當下的喜劇以語言喜劇、癲狂喜劇為主,明星藝人間相互插科打諢,德云社的砸掛、開心麻花的反串都是極富爭議性又極具商業價值的搞笑手法。短視頻興起,脫口秀來了,短視頻博主要在三十秒之內制造強烈的笑點,而脫口秀演員要把恐婚、女權等主題表達得既有爆點又有新意,形成了“7秒一個笑料”的行規。在這樣的喜劇大環境下,《金牌喜劇班》要么回歸傳統學院派喜劇、回歸卓別林式喜劇對社會大眾的文化關懷路線,要么推陳出新、走市場化喜劇路線,陳佩斯的選擇決定了他未來喜劇升級的方向。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米荊玉)
責任編輯:單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