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2020年11月3日3版
一次活動促成30家企業投資青島;舉辦70多場“政策解讀沙龍”;46家商協會結對幫扶貧困村和經濟薄弱村;建立16家“雙招雙引”工作站、聯絡站并引進總投資67億元的10個項目——
青島商協會:推動“創新創業”,助力“雙招雙引”
商協會是架起政府宏觀和企業微觀的橋梁,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商協會越活躍,意味著一個地方的經濟越活躍。乘著青島發展的大勢,各商協會充分發揮自身獨特優勢和平臺作用,在全市大局中找準發展坐標,主動擔當作為,加強互動合作,強化創意策劃和市場運作,積極推動產業鏈招商和以企招企、以商招商,加快整合人才、資本、技術、市場等資源,共同營造良好的產業發展生態。在市委統戰部和市工商聯的支持和引導下,70多場“金橋助力政策解讀沙龍”活動成功舉辦,實現了政企雙方“面對面、點對點、人對人”近距離交流;46家商協會與貧困村和經濟薄弱村建立結對幫扶關系;建立的16家“雙招雙引”工作站、聯絡站引進簽約項目10個、總投資67億元,有效釋放了商會發展動能,探索出了一條工商聯商會改革發展的新路子。
做強黨建,不斷提升改革創新發展能力
青島不斷加大商會黨建工作力度,不斷豐富黨建工作載體,充分發揮黨組織在商會中的政治引領作用,確保商會改革發展的正確方向。全市已培育打造了5個市級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工作示范點,建設了以青島市浙江商會等為代表的優秀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組織書記工作室,以點上突破帶動整體提高,促進黨建全面推進、全域提升;打造“智慧黨建”平臺,依托市工商聯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商會網站開設黨建專屬模塊,推送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等,不斷提升商會黨組織政治理論素養。
今年9月2日,由中國女企業家協會、山東省婦聯、青島市政府共同主辦的女企業家走進青島“共話合作·共贏發展”主題活動簽約儀式在青島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本報資料照片) 于 滈 攝
針對商協會流動黨員教育管理存在的“組織生活開展難、黨員作用發揮難、管理落實到位難”等突出問題,市非公綜合黨委進一步加大流動黨員隊伍管理:溫州商會黨委下屬的高科園裝飾城黨總支根據流入黨員特點,以劃片、業余、小型、務實的方式開展黨建活動;臨沂商會黨委在臨沂商會費縣分會掛牌成立了費縣駐青流動黨員黨委,進一步增強了流動黨員的歸屬感,促進商協會和商協會黨組織、駐青黨員等在加強行業自律、參與社會治理、履行社會責任等方面發揮作用。
今年以來,市工商聯在所屬商會建立了統一戰線聯絡員制度,首批選定37家商會,每家設立1名統戰工作聯絡員,由商會黨組織書記或秘書長中的中共黨員擔任,推動統戰工作向商會有效覆蓋。建立聯絡員意見建議“直通車”制度,聯絡員可直接向市委統戰部反映問題、提出建議;打造“星火黨建”平臺,實施“星火培養工程”,組建3家直屬商協會黨組織,對173名入黨積極分子進行培訓,選派6名黨建指導員到青島市浙江商會黨委、青島市安徽商會黨委等直屬商會黨組織指導黨建工作,切實把商會黨組織打造成堅強戰斗堡壘。
2020年青島民營企業百強發布現場。 于 滈 攝
青島市民營經濟國際合作商會執行會長尚永樂表示,2017年8月,按照市工商聯、非公黨委的要求和具體領導、指導,商會成立了黨支部,不斷加強黨建工作力度,加強對商會各項工作的政治引領,提高企業家聽黨話、跟黨走的自覺性。在非公黨委的具體領導下,青島市民營經濟國際合作商會培養入黨積極分子,加強黨員隊伍建設,積極響應市工商聯的號召,由秘書長擔任商會統戰聯絡員,落實統戰工作要求,認真參加市工商聯組織的各種黨建學習班、研討會、座談會和企業家講堂,不斷提高商會對大局的把握、改革創新發展的能力。
找準坐標,鏈接高端資源助力“雙招雙引”
青島天生具有創業城市的特質,是一座青春之島,是一個正在創業的城市,創業“主角”——企業家集聚的商協會更是在建設創業城市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市工商聯副主席周雪燕表示,市工商聯高度重視商協會創業創新,從多方面、多角度凝聚創業要素、匯聚創業資源、提供創業服務。
成立商協會,意在發揮企業間、企業家間行業相通、地緣相親的優勢,吸引企業互信互利、聯袂發展,在商協會內部、商協會之間等進行人才、技術、資產等創業資源的共享,以形成合作共贏的良好發展路徑。
青島市江蘇商會通過“鏈團”模式,激發行業內上下游企業互相帶動,對會員企業的產品、服務進行摸底、評估,以市場經濟規則為導向,優先采購會員產品、服務,在商會內部進行資源整合,逐步落實“1+3+5”“全心為會員增益”的商會戰略目標。
青島市湖南商會通過走訪會員企業,了解會員訴求,推動會員企業相互學習、相互支持。會長詹佳玉說:“下一步,商會計劃繼續發揮在建筑業方面的優勢,在平度市建設占地100多畝的青島首家建筑產學研和數字化科技產業園,產品涵蓋鋁合金模板、鋁合金爬架、外墻施工平臺等,吸引商會所屬上下游企業在此抱團發展,形成產業鏈,促進會員企業健康成長。”
商協會作為市場主體最集中的組織,不僅是工商聯的基層組織和工作依托,更是全市經濟社會治理的重要平臺,青島充分發揮商會在服務經濟發展和協同參與社會治理中的獨特優勢,助力“雙招雙引”工作。向上鏈接高端資源,承辦“正和島創變者年會暨千企助力青島(半島)發展行”活動,2500余名企業家參會,促成30家企業投資青島;舉辦“科技裝備·青島力量——全國工商聯科技裝備業商會助力青島行”活動,現場簽約重點合作項目3個;邀請上海、北京、浙江、深圳等域外商會來青考察項目,推動深圳青島商會會長單位深圳粵創控股集團、大連金馬集團來青實地參觀考察,洽談對接項目,為我市“雙招雙引”工作搭橋鋪路;依托青年企業家商會舉辦“青年企業家創新創意匯”活動,搭建青年企業家思想碰撞平臺;推動商會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組織30家商會參加“對話山東—日本山東產業合作交流會”,洽談對接項目,為商協會創新創業精準對接資源……
搭建平臺,提升履職能力和專業化水平
作為政商之間的橋梁,商協會在搭建平臺、營造生態方面具備天然優勢,更需要加強自身建設,更好地鏈接政商關系。
青島積極打造商會自身建設平臺,結合“線上+線下”兩種方式,聯合市社會主義學院對商會聯絡員進行培訓,舉辦線上講座5期,在線學習170余人次。依托商會組織青島企業家講堂,以“用工業互聯網平臺賦能民營企業轉型升級”“互聯網變革時代的企業數字化轉型”“從戰略到績效——企業持續成長”為主題舉辦3期講座,開闊商會會員思路,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
青島綠色基建發展大會開展,各界人士到場觀展。于滈 攝
活力來自市場化,實力來自公司化,市工商聯牽頭完善商會法人治理體系,推動10個區(市)的所有鎮(街道)商會依法完成注冊登記。聯合文商學院、正和島、大唐財富、青島法合稅等培訓機構,提高商協會履職能力和專業化水平。牽頭新建、規范提升、清理整頓了一批商會,先后成立青島區塊鏈商會、青島海洋科技產業商會和市工商聯女企業家商會等6家商會,對青島市莆田商會、青島市鎖業商會等2家“僵尸商會”進行清理,推進“騰籠換鳥”;制定完善《市工商聯商會協會管理辦法》等指導性文件,打造商會建設2.0版,建立青島市江蘇商會等一批規范化示范點,推動商會標準化規范化建設。
此外,市工商聯還積極引導和組織商會會員企業參與光彩事業、公益慈善事業和“百企幫百村”精準扶貧行動。以精準扶貧工作為重點,組織引導溫州商會等45個商會與經濟貧困村、薄弱村及學校簽訂結對幫扶協議,開展公益活動16次,捐款586萬元,捐物折合人民幣360萬元。以消費扶貧為切入點,組織開展“百村百品進百強”活動,引導商會企業通過“青島市統一戰線電商扶貧平臺”等線上線下形式,積極購買貧困地區產品計131萬元,實現企業和貧困群眾雙贏。(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藺君妍)
責任編輯:劉聰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