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7月31日訊 經過半年多的數據處理與分析,今天市教育局發布2019年教育質量監測評估結果。市教育局將根據監測結果,督促學校、幼兒園規范教育教學管理,狠抓問題整改,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本次共抽取88945名中班幼兒家長對幼兒發展狀況進行評測,抽取18384名四年級學生、12204名八年級學生、5209名高二年級學生和3989名中職二年級學生進行學生自評監測。抽樣學生(幼兒)的家長、教師也參與本次監測。
學前教育段:
粗大動作得分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全市幼兒發展狀況與全國常模的比較分析
與2018年監測結果相比,全市中班幼兒五大領域得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但與全國數據相比有明顯的優劣勢:科學領域、社會領域和健康(精細動作)領域得分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語言領域得分與全國平均水平相近,健康(粗大動作)領域得分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調查發現,家長對幼兒粗大動作發育的重視程度不足、培養投入較少,僅9.7%的家長關注幼兒動作與運動能力的發展,僅36.6%的家長表示會陪伴孩子進行“大運動”活動。
參觀博物館等活動平均每年不到2次
中班幼兒參加各類興趣班的情況
出于培養幼兒的綜合素養、支持幼兒的興趣愛好的目的, 66.2%的家長表示為孩子報名參加了各類興趣特長班,其中以藝術類為主,美術、舞蹈和音樂類分別為30.6%、26.2%和12.8%,此外語言類為25.3%、體育類為17.4%。但是,家長帶孩子參觀博物館、美術館、觀看兒童劇音樂劇以及體育比賽等相對較少,平均每半年只有1.40次。
建議:
重塑家庭教育觀 拒絕“小學化”教育
結合2019年度監測結果,市教育局建議家長重塑家庭教育觀念、進行生命教育和健康習慣教育、進行科學精神教育和人文教育。
忽視幼兒身心發展會限制想象力、創造力、求知欲等方面的發展。因此,家長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拒絕“小學化”的教育方式,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義務教育段:
學習壓力過大時成績有明顯降低
青島市四、八年級學生學習壓力狀況
與身心健康、品德發展、興趣愛好相比,有19.0%的四年級家長、18.8%的八年級家長更看重孩子的學習成績。家長過于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對孩子的學習壓力、學習焦慮、心理健康等方面均有影響。
四年級學生學習壓力水平較低,92.8%的學生表示壓力不大或一般、能夠適應,7.2%的學生表示壓力較大或很大、不能適應;八年級學生學習壓力水平一般,78.9%的學生表示壓力不大或一般、能夠適應,21.1%的學生表示壓力較大或很大、不能適應。
青島市四年級、八年級學生學習壓力與科學成績示意圖
學生學習壓力影響其科學成績,分析發現,學生的學習壓力過大時其科學成績明顯降低。
八成四年級學生每天做“家長作業”
青島市四、八年級學生每天完成學校布置作業時間情況
37.2%的四年級學生每日完成學校布置作業的時間在1小時以上,56.4%的八年級學生每日完成學校布置作業時間在1.5小時以上。
青島市四、八年級學生每日完成家長布置家庭作業時間情況
79.7%的四年級學生需要每日完成家長布置的作業,其中,16.7%的學生每日完成家長布置作業的時間在1小時以上。59.8%的八年級學生需要每日完成家長布置的作業,其中,20.6%的學生每日完成家長布置作業的時間在1小時以上。
重視品德發展學習成績表現更優
監測結果顯示,家長重視孩子的品德發展,孩子在學習成績方面表現更優,家長積極與學校溝通環境下成長的學生品德發展得分高于家長不與學校溝通的學生。
青島市八年級學生不同家庭教養方式下孩子品德發展得分情況
接納型家庭教養方式下成長的孩子在品德發展方面表現更佳,且學習成績表現更好。以八年級學生為例,接納型家庭教養方式下成長的孩子品德發展得分為4.44分,比中間型、拒絕型家庭教養方式下成長的孩子分別高出0.72分、0.78分;接納型家庭教養方式下成長的孩子學習成績得分為521.72分,比中間型、拒絕型家庭教養方式下成長的孩子分別高出47.25分、24.07分。
青島市八年級學生不同家庭教養方式下孩子學習成績得分情況
16.6%的八年級爸媽包攬家務
學生具備一定的勞動技能,四年級有89.1%的學生能夠自己整理自己的書桌,86.6%的學生能夠自己洗襪子,85.4%的學生在家掃地,85.9%的學生能夠參與班級大掃除;八年級有85.6%的學生能夠自己整理自己的房間,82.1%的學生能夠打掃教室衛生。但部分學生和家長的勞動觀念有待轉變,21.3%的四年級學生、21.9%的八年級學生認為“掙錢越多,人生的價值就越大”;21.6%的四年級學生、16.6%的八年級學生表示“爸爸媽媽為了讓我專心學習,從不讓我做家務”。
建議:
做品德教育、勞動教育的監督者
為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家長要充分認識時代變遷給孩子們成長帶來的新挑戰以及當代少年兒童發展的新特點,轉變“唯分數”的功利性思想,努力成為加強孩子品德教育、勞動教育和養成良好習慣的監督者;通過與孩子的科學溝通,理性幫助孩子確定成長目標,克服盲目攀比,防止給孩子增加過重的課外負擔。
高中、中職學段:
睡眠時間和運動時間比上年少
與品德發展、學習成績、興趣愛好相比,54.4%的高二年級家長和35.1%的中職二年級家長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
高二年級學生周一至周五平均每天睡眠時間在8小時以上的比例為12.9%,睡眠時間達標率相較2018年度降低了8.3個百分點。
高二年級學生每天在校運動時間在1小時以上的比例為31.4%,運動時間達標率相較2018年度降低了5.8個百分點。
超四成學生遇到考試會焦慮
44.2%的高二年級學生表示一遇到考試,就擔心會考壞;43.0%的學生表示學習成績不好時,總是提心吊膽;38.8%的學生表示夜里睡覺時,總想著明天的功課。
47.3%的中職二年級學生學生表示學習成績不好時,總是提心吊膽;45.3%的學生表示一遇到考試,就擔心會考壞。
36.0%的學生表示總覺得有人在注意自己,32.9%的學生表示在學習時如果有人注意到自己心里會感到緊張,32.4%的學生表示在大家面前或被老師提問時會臉紅。
一成學生連續上網超過四小時
部分高二年級、中職二年級學生存在網絡成癮問題。3.6%的高二年級學生存在網絡成癮問題,24.4%的高二年級學生表示上網時經常忘記時間過了多久。5.9%的中職二年級學生存在網絡成癮問題,29.1%的中職二年級學生表示平均每天課外使用電腦、Pad、手機花費的時間在2.5小時及以上,10.1%的學生表示經常連續上網超過4小時。
三成學生有了不能說的秘密
高二年級學生評價的親子關系良好,86.2%的高二年級學生表示與家長相處很快樂,84.5%的高二年級學生表示父母會鼓勵自己。但也有的親子關系存在一定問題,28.2%的高二年級學生表示不愿與父母分享心里的秘密和感受,11.4%的高二年級學生表示父母不能理解自己。
中職二年級學生評價的親子關系一般。81.2%的學生表示與父母相處很快樂,73.0%的學生表示父母會鼓勵自己,但37.1%的學生表示自己不會與父母分享心里的秘密和感受,18.0%的學生表示父母不能理解自己,12.7%的學生表示父母經常與自己意見不合或吵架。
建議:
家長避免以“愛”為名義的“綁架”
中學生處于自我高度發展的青少年階段,這一時期的學生有較強的對權利、自由的追求感,他們排斥、抗拒父母過度干涉自己的生活、學習空間與時間乃至選擇,這個階段,良性的親子溝通是構建良好親子關系的最重要環節。家長應審視以往親子交往的經歷,通過調整教育期望、家庭學習氣氛、家長自身行為等方式改善親子溝通,給予孩子試錯的機會和勇氣,避免以“愛”為名義的“綁架”。(青報全媒體記者 趙黎)
責任編輯:榮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