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8月16日訊 在萊西市水集街道的文康律師事務所,有一間辦公室,一眼望去跟普通辦公室并無二致,但里面卻“別有乾坤”——這是萊西市人大常委會打造的首家法律專業代表聯絡站,匯聚了司法領域人大代表進站履職,致力于為“專業代表”提供“專業平臺”,用“專業履職”破解“專業問題”,是一個代表聯動履職、法律宣傳服務、參與社會治理和助力區域發展的平臺。

聚焦中心工作,為政府分憂
“在舊村改造過程中難免出現安置補償問題,究竟如何確定拆遷人?”近日,文康法律專業代表聯絡站將民意“直通車”開進草泊村,圍繞舊村改造怎么改,走進群眾,近距離傾聽民聲、了解民意。
面對城市更新推進過程中的難題與挑戰,聯絡站代表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先后參與草泊村、白酒廠片區改造等10余個舊改項目,詳細收集城市更新案例和選民意見建議,對舊村改造項目一線工作人員、村干部進行法律培訓,并為政府提供破解土地征收、拆遷難題的專業化解決方案,助力政府用法治思維破解城中村改造難題。青島市人大代表、聯絡站召集人閆浩創新提出的“收回集體土地使用權”的舊村改造模式,打造依法、依規陽光拆遷流程,在濰萊高鐵、萊榮高鐵、濰煙高鐵等項目拆遷中應用,為法治政府建設貢獻了專業力量,相關經驗還被推廣至臨沂、煙臺等地借鑒。
2022年9月8日,萊西市人大法律專業代表聯絡站正式揭牌,突破了代表區域限制,注入代表“專業優勢”,緊扣“一府一委兩院”中心工作、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關注點”、百姓生活中的“困難點”開展選題,為代表在專題視察、調查研究和執法檢查等活動中提供發揮專業的舞臺,讓群眾反映社情民意有了新渠道,代表履職有了新載體,上下聯動有了新平臺。
聚焦權益保護,為群眾解難
“遇到難處找人大代表,有事真替咱撐腰說話。”青島市某建材公司職工王某為法律代表聯絡站送來一面錦旗。這種場景自聯絡站揭牌成立以來,已是屢見不鮮。
聯絡站成立以來,共為職工提供免費法律咨詢1000余人次,辦理法律援助案件384件,辦理職工群體訪6件,追討工資、經濟補償金、工傷待遇等542.36萬元,打造了職工維權“萊西模式”。此外,聯絡站還積極踐行社會責任,每年資助貧困學生8人,春蕾女童4人。人民出題,代表答卷。聯絡站以一件又一件的“微實事”,譜寫了民生發展的“大文章”。
“聯絡站依托于山東文康(萊西)律師事務所的職工、婦女兒童、殘疾人、老年人維權中心以及醫患調解服務中心建立,可為有需要的群體提供全天候法律援助,此外,還建立了‘4+N’活動機制,每周開展一次值班服務活動,居民可以免費來咨詢法律問題,每月開展一次法律咨詢進社區活動,每季度開展一次法治知識講座,每年開展一次大型法律服務活動,適時開展視察、調研和走訪活動等。”萊西市人大代表姜海燕介紹道。

聚焦普法宣傳,為社會賦能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規定,今天公開審理原告張某訴被告公司合同糾紛一案,現在開庭。”日前,一場模擬法庭活動在萊西市法院開展。“模擬法庭活動,讓我了解了法院開庭的完整程序,這種親身體驗法官說法的經歷更讓我印象深刻,讓我知道以后在生活中遇到類似侵權事件時該怎么辦。”水集街道水一社區的居民在接受觀海新聞記者采訪時說。為使群眾深層次感受法律莊嚴,學習法律知識,聯絡站與司法局、市法院多方聯動,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借貸糾紛案件為素材開展模擬法庭活動,通過“沉浸式”情景再現,實現“普法陣地+代表聯絡站”的普法平臺多元聯動,將普法宣傳送到群眾家門口。
“現在我們經常在抖音、淘寶上購物,總是看到賣家承諾‘假一賠十’,這個承諾具有法律效力嗎?”“我們在買家用電器的時候遇到虛假宣傳的情況,該怎么辦?”……居民們紛紛拋出了自己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聯絡站的法律專業代表針對居民代表提出的問題現場進行了專業解答。自聯絡站正式啟動以來,開展了《身邊的民法典》系列專題講座,為群眾解答那些“藏在”生活中的法律問題,截至目前,已開展線上線下講座30余次,參與群眾700余人次,現場回應群眾法律服務需求170余人次,讓法治精神“正中靶心”。
此外,為高質量、常態化提升代表履職能力和水平,聯絡站結合日常工作的深入開展以及當前的各項重點工作,制定詳細的學習計劃,開設了法律專家講堂、代表課堂、選民會堂,采取集中學習、代表交流、走進群眾、專題培訓等方式,系統學習《憲法》《組織法》《選舉法》等法律法規知識和人大業務知識,交流學習開展工作的法律程序和要求,掌握推進工作的方法和措施,增強法治觀念,提升代表的工作水平,賦能人大代表履職盡責。
聚焦建議辦理,為發展助力
“真沒想到,我提出的《關于改進綜合行政執法駐隊律師模式的建議》,聯絡站在第一時間安排司法機關領導與代表面對面溝通協商,當場回應代表關切。這條建議還得到了市人大常委會領導督辦,市綜合行政執法局領導在現場也給了辦理意見的有效反饋,專業代表聯絡站為推動法律類代表建議的落實做了很多工作。”市人大代表胡秀萍在今年7月4日召開的法律類人大代表建議集中交辦會上說。
這次聯絡站集中交辦的法律類代表建議涉及規范集體土地使用權程序、制定舊村改造工作流程、簡化立案程序、規范撤案程序等,群眾關注度高,涉及面廣,政策性強。邀請專業代表和相關單位到現場“面對面”交辦,“內行人”議“專業事”,實現人大、承辦單位、人大代表“三方聯動”,這是聯絡站在代表工作上的又一創新舉措。
此外,聯絡站代表針對法治建設工作開展先后提出基層治理、立案制度等方面建議10余條,其中,閆浩代表提出的《關于改進綜合行政執法駐隊律師模式的建議》被青島市司法局及時采納并付諸實施,改善了基層綜合行政執法專業法律支持力量薄弱的現狀,王濤代表提出的《關于進一步加強訴源治理推動矛盾糾紛源頭化解的建議》被納入萊西市法院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強化司法規范化建設的重點,并得到了萊西市委積極推動實施,有針對性地回應了群眾反映強烈的訴訟耗時長、花費高的“訴累”問題。(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劉佳旎 通訊員 隋雯麗 耿文達)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