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1月3日訊 實施農村公路改造升級,打通群眾出行“最后一米”;蹲點走訪下沉交通運輸企業,當好聯絡員,惠企利民解難題;融監管于服務,擦亮出租行業城市名片……今年以來,西海岸新區交通運輸局聚焦交通運輸領域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持續開展專項整治,讓漠視侵害群眾利益的問題,在交通運輸領域零發生、零蔓延、零危害。
新區交通運輸局整治出租車違規經營行為。
公路進村入戶
打通出行“最后一米”
農村公路在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支撐和拉動作用。目前,新區1632公里農村公路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設計標準低、養護投入不足、歷史欠賬多、技術狀況下降、服務功能弱化等短板弱項,部分已到達設計年限。有的受重載車輛運行、交通流量大等影響,出現了局部路段硬化路面破損、通行緩慢、影響行車安全等情況。沿線鎮街群眾對暢安舒美優的農村公路通行條件,建設惠民路、扶貧路、致富路的呼聲較高,愿望迫切。
為提升農村公路路況,有效解決群眾出行難題。今年,新區交通運輸局大力實施了覆蓋全區11處鎮街和43個自然村,共59公里道路的新改建和大中修工程,徹底解決農村公共基礎設施日常維修養護中的短板。同時,瞄準路面破損嚴重、群眾反映強烈的重點路段,如六汪鎮后立柱道路、寶山鎮尚胡路和張家樓鎮丁家寨至逄家桃源路3條農村公路,安排優先施工、頂格推進。按照“雨天不踩泥、晴天不起土”的標準,硬化寶山等11處鎮街、80個自然村、73.6公里通戶道路,破解老百姓家門口道路泥濘、出行不便的難題。
主動靠前服務
當好運輸企業“店小二”
記者從新區交通運輸局獲悉,目前,新區擁有道路貨物運輸企業1719家,貨運車輛4萬輛(含掛車),貨運企業數量占青島市的三分之一。面對監管企業車輛數量眾多、分布廣、流動性強的特點,新區交通運輸局牢固樹立交通惠民、紓困惠企理念,主動服務企業,自覺當好“店小二”。
據介紹,新區交通運輸局運用大貨車動態監管平臺系統,定期批量梳理在道路貨運車輛公共監管服務平臺上“北斗”監控異常的車輛信息,并責令其整改。
“通過互聯網+技術,充分利用移動互聯網的便捷性,實現了對企業的零打擾,降低了企業運營成本,讓企業把更多精力放在生產經營上。”新區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借助道路運輸監管平臺,實現遠程查看企業資質、安全制度、安全責任制、從業人員、車輛資質、安全教育培訓等情況,實現對企業遠程無擾檢查。對于能通過平臺遠程檢查的企業,不再安排上門檢查,集中力量對存在隱患企業進行重點檢查。
融監管于服務
擦亮出租行業城市名片
出租車行業展示著一個城市的文明形象。據統計,新區出租客運企業已達704家,營運出租車發展到1067輛,網絡預約出租車1390輛。
針對個別出租車不打表收費、甩客、宰客等違規行為,為進一步規范出租車營運秩序,提升出租車行業形象,區交通運輸局將監管和服務融為一體,提升出租車行業文明服務水平。
在工作中,新區交通運輸局督促指導出租企業嚴格落實主體責任,加大對駕駛員的培訓教育力度,并派駐工作人員進駐企業,教育駕駛員提高服務意識,大力提升出租汽車服務水平。同時,緊盯重點時段地段,從嚴查處整治違規經營行為。
在中鐵博覽城展會等重大活動期間,聯合區行政執法部門,對出租車運營情況進行督導檢查,對于拒載、議價、繞路等違法行為,經查實嚴肅處理。截至目前,累計處理出租車方面的咨詢建議投訴1500余起,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定期走訪出租車企業,召集相關企業負責人座談,通報企業違章情況,幫助企業制定應對措施。(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李德銀 通訊員 李國華)
責任編輯:劉錕鋒